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雷惊百虫:惊蛰节气的由来与习俗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8: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雷惊百虫:惊蛰节气的由来与习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真正到来。

2024年惊蛰时间

2024年惊蛰是3月5日。惊蛰这一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一般于公历3月5-6日交节。而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惊蛰名称的由来

惊蛰最早的出现也是被称之为“启蛰”。相传是汉朝时期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据记载,惊蛰这一名称源于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为“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里的“蛰”意味着隐藏,而“惊蛰”则意味着冬眠的昆虫被春雷惊醒,开始活动。

惊蛰节气特点

  1. 气候特点:惊蛰这一节气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但也因气温起伏较大,导致气候变化很快,随之昼夜温差较大,因此该时节一定要注意保暖。

  2. 病虫多发:惊蛰后被认为是春耕开始的日子,同时也是病虫多发的时节,这主要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因此人们在春耕的时候,还需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并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

  3. 害虫出没:惊蛰除了会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外,还会因为惊蛰雷响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因此惊蛰前后便成了蚊虫等开始活跃的时期,此时人们可以用艾草等将死角等处熏熏,清除污邪之气。

惊蛰传统习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惊蛰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例如,有些地方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寓意着与家人分离,但又希望早日团聚。此外,惊蛰时节还有“打小人”的习俗,人们会用鞋子敲打纸人,以驱赶霉运和害虫。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