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萝卜快跑”事故引关注:无人驾驶汽车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28: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萝卜快跑”事故引关注:无人驾驶汽车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近日,百度旗下“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街头与行人发生轻微碰撞,引发了社会对无人驾驶汽车事故责任认定的关注。这起事故不仅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实力,更对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01

无人驾驶汽车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分析、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等内容。

四川鼎尺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磊表示,不管是传统机动车还是无人驾驶的网约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都可以按照上述法律规定进行责任划分。

02

谁来承担赔偿责任?

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根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是无人驾驶车辆的责任,那该谁负责?对此,目前尚无全国统一的法律规定。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深圳、上海等地已经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管理和运行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胡磊介绍。根据两地的地方性法规来看,均规定完全自动驾驶(即是无人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情形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车辆所有人、管理人进行处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责任的,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至于没有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地方,若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定是无人驾驶车辆的责任。我认为可以按照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基本原则,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胡磊说。

03

刑事责任如何界定?

至于刑事责任方面(即是如果无人驾驶车辆交通肇事导致被害人死亡等情况),那该谁来承担?对此,胡磊认为这还处于一个法律空白区,需要立法机构及时进行跟进。

04

无人驾驶技术对法律体系的挑战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对现有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交通法规是基于有人驾驶的假设制定的,而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前提。例如,在无人驾驶场景下,如何界定“驾驶员”责任,以及车辆所有人、管理人的法律责任,都是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此外,无人驾驶汽车涉及复杂的软硬件系统,一旦发生事故,责任认定将更加复杂。除了车辆所有人、管理人外,生产者、销售者、软件开发者等都可能成为责任主体。这要求法律体系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相关法规。

05

未来立法方向展望

面对无人驾驶技术带来的挑战,各地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立法。例如,北京等地已出台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对相关责任认定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地方性法规为全国性立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未来,我国需要在充分考虑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完善的无人驾驶汽车管理法规。这不仅包括明确事故责任认定规则,还需要涵盖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伦理规范等多个方面,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这起“萝卜快跑”事故再次提醒我们,无人驾驶技术虽然前景广阔,但其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确保无人驾驶技术安全、有序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