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讲解“公顷”:从操场到户外的地理课堂
生动讲解“公顷”:从操场到户外的地理课堂
在中学地理课堂上,如何生动有趣地讲解“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呢?下面是一套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通过直观感受、互动练习和户外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公顷的概念。
直观感受:从熟悉的操场开始
上课伊始,老师展示学校操场的照片,并提问:“我们的操场有多大?1公顷又有多大呢?”这样的问题立刻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接着,老师展示不同大小的操场图片,并说明其面积:
- 200米田径场:约3400平方米
- 300米田径场:约7480平方米
- 400米田径场:约14000平方米
通过对比,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不同大小的操场面积。老师进一步提问:“1公顷相当于几个我们的操场?”答案令人惊喜:1公顷(10000平方米)大约相当于3个标准400米田径场的大小!
单位换算:从操场到公顷的转换
在建立了直观印象后,老师开始讲解公顷的定义: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为了巩固这一概念,老师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
操场面积换算:让学生将学校操场的面积换算成公顷。例如,如果学校操场是标准的400米田径场,那么它的面积就是14000平方米,即1.4公顷。
拓展换算:介绍公顷与亩的换算关系(1公顷≈15亩),并让学生尝试将操场面积换算成亩。
实际应用:公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理解公顷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老师引入了一个实际案例:2024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76.6万公顷。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相当于多少个学校的操场呢?”通过计算,学生发现这相当于54.7万个标准400米田径场的面积!
接下来,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公顷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 城市规划:公顷用于规划绿地、公园和道路面积
- 农业生产:公顷用于规划农田面积,制定种植计划
- 环境保护:公顷用于衡量森林面积、湿地面积,评估自然资源
户外活动:亲身体验1公顷的大小
理论学习之后,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操场或校园空地,开展户外测量活动。学生们用步测或绳测的方式,估算出1公顷土地的范围。站在1公顷的土地上,感受它的大小,这种亲身体验让学生对公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结提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
课程最后,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公顷的概念和换算方法,强调公顷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作为课后作业,老师布置了一个实践任务:调查家附近的一块土地,估算其面积并换算成公顷。这样的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套教学方案,学生不仅掌握了公顷的概念,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直观感受、互动练习和户外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