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先生”张宗宪:拍卖传奇与文化传承者
“1号先生”张宗宪:拍卖传奇与文化传承者
近日,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先生在香港辞世,享年97岁。这位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1号先生”,不仅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对艺术品价值的精准判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更通过多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珍贵文物,展现了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责任和对社会的无私奉献。
拍卖场上的“1号先生”
张宗宪先生在拍卖界享有“1号先生”的美誉。他总是坐在拍卖会的第一排,手持1号牌,积极参与竞拍。这种形象不仅展现了他在拍卖界的影响力,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品收藏的热爱和执着。从19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启动,他可以说是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的领路人。张宗宪先生参加拍卖会坐在最前面,留着一个大背头,穿着笔挺的西装,紧紧的盯着前面,手里拿着一号拍。一身商业大佬的气息,举手投足之间,大气中带着一丝霸气,看上的藏品都能拍下,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只要我喜欢,我一定会得到手。”
1994年,中国嘉德首场拍卖会举行,第一件拍品是吴熙曾的《渔乐图》,起拍价7000元,手持一号牌的张宗宪率先出价:“今天是嘉德首拍,我出一万八,一拍就发!”场内顿时活跃,张宗宪和场内买家竞相加价,最终加价至八万八,著名鉴定家徐邦达敲响中国拍卖第一槌,张宗宪博得头彩。
几十年来,在收藏界大名鼎鼎的“罗伯特·张”(Robert Chang)独领风骚,选择坐在第一排,举1号牌,爱买1号拍品,人送雅号“1号先生”(No.1)。
捐赠背后的家国情怀
张宗宪先生多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珍贵文物,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责任。2023年以来,他先后两次捐赠40套共计55件铜胎掐丝珐琅器,极大地丰富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这些捐赠体现了他对故乡上海的深厚情感和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责任。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先生此次慨然捐赠的珐琅器珍品,既是这种深厚情谊的见证,也极大丰富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与展陈。上海博物馆此次通过举办展览的方式,与世人共享受赠的瑰宝,并以此致敬捐赠者的爱国之情与赤诚之心。”
收藏理念与人生智慧
张宗宪先生的收藏理念独特,强调“看得懂、买得到、捂得住、卖得掉”。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对艺术品价值的精准判断,成功收藏了许多珍贵文物。例如,他在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400多万港币购得乾隆仿定窑白釉刻饕餮洗口瓶,展现了他在艺术品价值判断上的独特眼光。
张宗宪先生的收藏故事,不仅是一部个人的传奇,更是文化传承与民族情感交织的华丽乐章。他的一生,是收藏家的传奇,更是文化传承者的典范。他不仅通过拍卖活动推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更通过捐赠文物等方式,展现了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无私奉献。张宗宪先生虽然离世,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