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孔庙、内山书店:上海建筑遗产保护的典范
嘉定孔庙、内山书店:上海建筑遗产保护的典范
近日,“第五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推介名单揭晓,嘉定孔庙和内山书店等11个项目上榜。这两个项目的成功修复,不仅展示了上海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为城市增添了更多历史底蕴和人文温度。
嘉定孔庙:八百年古建的现代新生
上海嘉定孔庙,又名学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这座有着805年历史的古建筑群,经过多次修缮,如今焕然一新,再次向公众开放。
嘉定孔庙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1.1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是嘉定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循中轴线依次有仰高坊、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名宦土地祠、乡贤忠孝祠、大成殿及东西两庑等建筑。在8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嘉定孔庙作为当地教化和礼乐的源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2023年至2024年,嘉定孔庙启动全面修缮。负责此次修缮项目设计方案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浈表示,对于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文物古建,其修缮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就集中在梁架结构,“所以修复是保守性的,而针对梁架本身的纠偏、‘打牮拨正’就是它的重点和难点。”
修缮工程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通过三维扫描数据分析检测建筑形态,用材料取样仪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分析等。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得嘉定孔庙在勘察设计深度、施工工艺难度、过程控制精度方面成为上海地区同类修缮工程中的佼佼者。
嘉定孔庙的保护与修复,不仅是对历史建筑的维护,更是对江南儒学文化传承的守护。作为“教化嘉定”的源头,它将继续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内山书店:文化地标的历史回响
内山书店旧址位于上海虹口区四川北路2048号,由日本人内山完造于1917年创办。这家书店不仅是商业场所,更是20世纪初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的重要活动场所,见证了鲁迅和内山完造的深厚友谊。
内山书店的兴废和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景观形成了巧妙的互文。自1947年被国民政府以亲共之名遣返日本以后,内山书店已经离开中国70余年。2024年,经过精心修缮的内山书店旧址重新对外开放,成为集阅读购书、文化沙龙、咖啡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综合体。
负责内山书店旧址修缮工程的建筑设计师沈晓明表示:“文物建筑的历史性是普通人都能感受到的历史感和历史气息,保护修缮完成后的历史建筑,必须是大众一眼就能辨别是历史真正的老建筑,这是保护的底线。”修缮项目遵循真实性原则恢复了建筑原有立面材质与细部特征,还原了旧址的历史空间场景,通过对卵石墙面、木格窗、木质书架和藤椅的精致修复,展现了内山书店的历史感和历史文化地标的独特氛围。
如今的内山书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桥梁。它融历史于当代城市生活,成为市民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窗口。
建筑遗产保护:城市的温度与灵魂
嘉定孔庙和内山书店的保护与利用,体现了上海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技术。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这些历史建筑不仅得到了妥善保护,更融入了现代城市生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正如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所强调的,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的先进设计理念、新型修缮技术和典型施工做法,反应目前上海全市文物保护工程的现状。本届入选项目也凸显了上海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各技术领域对“科学研究贯彻文物保护全过程”的重视程度。
这些努力,不仅为城市保留了历史记忆,更为市民提供了感受文化、体验历史的空间。在这些老建筑中,我们不仅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更能感受到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