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教你正确使用家用血压计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教你正确使用家用血压计
随着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据统计,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1.6%,患病人数约2.45亿,且中青年患病率持续上升。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掌握正确的血压监测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教你正确使用家用血压计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第57条明确指出:“会测量脉搏、体重、体温和血压。”其中,关于血压测量的具体指导如下: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推荐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因其准确性更高。选购时应注意袖带尺寸是否适合自己的手臂。
测量前准备:测量前应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或饮用咖啡等可能影响血压的因素。排空膀胱,以确保测量准确。
正确的测量姿势: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放于地面,不交叉。手臂放在桌面上,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5厘米处,松紧适中,可插入1-2根手指为宜。
测量方法:电子血压计显示屏上的数值稳定后读取数值,一般情况下,最上面的数值是收缩压,中间的数值是舒张压,最下面的数值为脉搏。连续测量2次,两次测量时间间隔1-2分钟,做好记录,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血压值。
家庭血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定期校准:血压计应每年至少校准一次,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最准确的校准方法是将血压计送回生产厂家进行专业校准。
监测频率:血压控制稳定者,每周测量1-2天;血压控制不稳定者,每天早晚各测1次。每次测量时,应连续测量2-3次,取平均值。
记录数据:每次测量后,应详细记录血压值、测量日期和时间,以便医生评估血压控制情况。
异常情况处理:如果发现血压异常升高或持续高于正常值,应及时联系医务人员。咨询医务人员出现哪种读数时需要立即致电诊室。
健康生活方式是血压管理的基础
除了定期监测血压外,健康生活方式对于控制血压同样重要。《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建议:
合理膳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
控制体重:维持健康体重(BMI 18.5-23.9kg/m²),男性腰围小于85厘米,女性腰围小于80厘米。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心理平衡: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
血压管理小贴士
建立健康档案:利用手机APP或健康档案记录血压数据,便于长期跟踪和管理。
定期体检:除了家庭监测外,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
遵医嘱服药: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关注血压变化:血压超过130/80mmHg就应密切关注。未使用降压药物且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应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并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
家庭血压监测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意见。如果发现血压异常或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监测和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维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