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搭子:2023年兴起的青年理财新方式
存钱搭子:2023年兴起的青年理财新方式
“存钱搭子”这个概念最近在年轻人中火得一塌糊涂。它不仅是一种理财方式,更是一种新型社交文化。通过“存钱搭子”,许多年轻人成功改变了随意花钱的习惯,逐渐积累起可观的储蓄。那么,什么是“存钱搭子”?它为什么能如此流行?又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存钱搭子”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从一个真实故事说起
小卓是一位生活在厦门的年轻妈妈,有两个孩子,每月消费“随便都要5位数以上”。2019年,她的妈妈被查出癌症,不久后她又发现自己怀上了二胎。疫情期间,她和老公的年终奖金也泡了汤。面对家庭经济困境,小卓开始寻找解决之道。
今年年初,小卓在一位博主的启发下,加入了“存钱搭子”行列。她制定了详细的存钱计划,比如365天存钱法(第一天存1元,第二天存2元,以此类推,到第365天存365元,一年下来总额约有6万多元)。她还在社交平台上寻找志同道合的“搭子”,互相监督、鼓励。结果如何?小卓说:“现在购买欲降低了很多,每天到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表格,看看今天要存多少钱。”从以前每年结余一两万元,到现在有望存下10万元,小卓的变化令人惊喜。
“存钱搭子”是什么?
“存钱搭子”这个概念最早于2023年2月出现在小红书上,截至今年3月,相关话题浏览量已超过170万次。它指的是有储蓄和理财目标的人通过社交平台聚集在一起,通过约定存钱打卡、相互监督和分享理财经验等方式,共同提高存款数额和财务规划能力。
这种模式主要有两种:
社交平台打卡模式:通过微信群聊等社交平台聚集,每日每月在群聊中打卡记录收支,分享理财经验。这种模式旨在通过团结合作,克服个人理财难题。
熟人拼团模式:以家人和熟人为“搭子”,集中资金优势,来购买一些需要一定资金量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实现“抱团取暖”。
为什么“存钱搭子”这么火?
“存钱搭子”之所以能在经济困难时期流行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经济环境变化:近年来,受经济下行、疫情等因素影响,许多年轻人开始重视理财规划。《2022国产青年攒钱报告》显示,五成年轻人选择“随缘存钱”,存款越多越会“理性省钱”。
社交激励作用:这种模式类似于微信步数排行榜,通过互相激励和监督来强化个体的行为约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喆指出,这反映了年轻人对个人财务自由和稳健投资的渴望。
信息交流平台:存钱搭子群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成员们可以分享理财经验,学习理财知识,共同进步。
如何找到自己的“存钱搭子”?
社交平台搜索: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搜索“存钱搭子”,加入相关的群组。你也可以自己创建一个群,吸引有相同目标的人加入。
设定明确目标:无论是每月存5000元,还是每年存1万元,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保持动力。
制定详细计划:可以参考365天存钱法、52周存钱法等具体方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计划。
坚持打卡记录:每天或每周记录收支情况,分享到群组中,接受大家的监督。
分享理财经验:在群组中分享自己的理财心得,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
需要注意的风险
虽然“存钱搭子”是一种有效的理财方式,但也存在一些风险:
个人信息泄露:在寻找“存钱搭子”的过程中,要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要轻易透露收入、职业等敏感信息。
诈骗风险:警惕要求交“押金”的群组,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投资风险:在进行高风险投资时要格外谨慎,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不要盲目跟风。
实战技巧分享
回归现金支付:使用现金而非电子支付,增强“肉痛感”,减少冲动消费。
“假装存钱法”:通过设定虚拟人设或故事情节,将存钱变成一种游戏,让储蓄变得有趣。
利用社交平台工具:比如支付宝小荷包的“剧本攒”功能,通过沉浸式体验实现储蓄目标。
定期复盘:每月或每季度回顾自己的收支情况,调整存钱计划。
“存钱搭子”这种理财模式,不仅帮助年轻人养成了良好的理财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如果你也在为经济困境烦恼,不妨试试找到自己的“存钱搭子”,一起努力实现财务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