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航空精神代代相传:老工程师回忆沈飞艰苦创业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25: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航空精神代代相传:老工程师回忆沈飞艰苦创业史

在一次座谈会中,一位老工程师深情回忆起自己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沈飞”)的30年工作经历。这位老工程师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加入沈飞理化室,从事力学实验工作,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从零开始的航空事业

早期的工作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无数个夜以继日的坚持。在成立了疲劳分室后,除了传统的疲劳和高温试验任务,他们还需投身于飞机的故障排查、延寿研究等课题。依据新机种的需求,为航材制定新航标及完善国家标准,成为了他们的使命和动力。通过对各类材料的大量试验,最终形成的报告,为试验人员及设计单位编制航空材料手册提供了坚实基础。

艰苦条件下的技术突破

老工程师参与了五项材料试验标准的修改与研制,这些工作不仅让他获奖,还推动了国家在航空材料领域的重要发展。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他参加了西北工业大学为期两年的材料力学和疲劳断裂学习,虽然条件极为有限,但这成为了他知识的洗礼。他学习如何设计试验样品和计算公式,如何将设计与实验经由简单设备实践,这些即是土法上马却也是他成长的基石。

早期的数据处理方法局限于手动计算,效率低下。有一段时间,他们甚至借来手摇计算机,十几小时下来,疲惫不已。后来的经历也让他们深切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当厂里引进大型计算机时,他们面临新的挑战,学习编程成为必然。这段时间,熬夜和加班成为了工作的常态,大家互相学习,彼此支持,确保每一个任务圆满完成。

航空精神的传承

实验室条件艰苦,他们不得不想尽办法去应对。比如在一个夏夜,机房外是黑暗的机场,烤人的闷热困扰着他们。记得那时他们一边忍受蚊虫的叮咬,一边专注于数据的测量。中频疲劳试验机的嗡鸣声与他们的心跳声交织,温度高到仅有的一台风扇也只能分出一部分冰凉给机器降温。为了解决温度问题,他们甚至时常用凉水洗脸来提神。

在那样的环境下,试验过程中每一次的细节都十分重要。直到找到了裂纹的临界点后,他们才体验到绝对的松弛与欢喜。那一刻,团队成员间那种共克时艰的情谊已经成为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感。他回想起那些年,虽无奖金与加班费,甚至饮水与餐食都不够,但想到的是他们的数据能为国产飞机提供标准和安全,那种满足和自豪便冲淡了一切艰辛。

展望未来

航空精神是什么?在他看来,答案浮如今心——那是艰苦奋斗、勇敢拼搏与无私奉献的象征。如今的沈飞在新的航空科技浪潮之中,更需要年轻一代的航空人牢记初心,积极探索,让这段历史在发展的路上,薪火相传。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虽然科技巨头们不断推出更为强大的智能科技,但无形之中,他们的初心与责任从未减退。追忆那段奋斗岁月,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人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忘初衷。

作为航空先驱,他们不仅要打造更加安全先进的飞行器,还需在未来的技术中继续深耕,寻求多元化的发展之路。无论是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还是采用最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他们都应当在创新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今天,他以此篇回忆,记录着工匠精神的点滴往事。希望新一代的年轻航空人能够将过去的经历转化为未来的动力,在这条无尽的航空梦路上,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勇往直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