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杜甫笔下的秋葵:唐朝蔬菜界的“百菜之主”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35: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杜甫笔下的秋葵:唐朝蔬菜界的“百菜之主”

“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堂检校收稻二首·其二》中的诗句,生动描绘了秋葵在唐代餐桌上的重要地位。然而,这位“诗圣”笔下的秋葵,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秋葵并非同一物。它不仅是一种日常食材,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01

“百菜之主”的尊崇地位

在唐代,秋葵被誉为“百菜之主”,这一称号最早见于元代王祯的《农书》:“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本丰而耐旱,味甘而无毒。”这种尊崇地位,早在《齐民要术》中就有体现,该书将《种葵》列为蔬菜篇的开篇,足见其重要性。

02

杜甫笔下的秋葵意象

杜甫多次在诗中提及秋葵,不仅因为其美味,更因为它承载着特殊的情感与文化意义。在《赠卫八处士》中,他写道:“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这里的“春韭”与秋葵一样,都是时令蔬菜的代表,寄托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03

秋葵的食用与文化象征

秋葵在唐代的食用方法多样,最常见的是煮羹。《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中就有“采葵持作羹”的记载。白居易在《烹葵》中也提到:“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这里的“绿英”指的就是秋葵的嫩叶,形容其滑嫩的口感。

除了作为食材,秋葵在文学和艺术中也常被赋予美好寓意。《诗经·豳风》中的“七月亨葵及菽”展现了古人对秋葵的重视。在瓷器装饰中,秋葵纹样更是常见,如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展现了秋葵的审美价值。

04

从餐桌到文化的传承

从唐代到今天,秋葵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现代所指的秋葵,是一种源自非洲的蔬菜,与古代的秋葵并非同一物种。但无论是古代的“百菜之主”,还是现代的“绿色人参”,秋葵始终承载着人们对健康与美味的追求。

秋葵,从一种普通的蔬菜,到杜甫笔下的诗意意象,再到文化传承的载体,其背后蕴含的是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