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百年交响”油画展揭秘外滩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8: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百年交响”油画展揭秘外滩前世今生

近日,“百年交响——上海外滩百年历史变迁油画作品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揭幕,汇聚了方世聪、黄阿忠、朱刚等80多位老、中、青三代油画家的103幅作品。这些作品以外滩建筑和历史文化为关注点,展现了外滩从过去的最高建筑到现在多角度观赏的变化,揭示了外滩作为文化符号和艺术家生活轨迹的重要地位。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上海城市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深刻探讨。

01

外滩:一座城市的记忆

外滩,这座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地标,承载着上海百年的沧桑与荣耀。从1843年上海开埠至今,外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变迁,也成为了中西文化交融的象征。这里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每一栋建筑都诉说着一段独特的历史故事。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黄一迁表示,外滩逐渐被符号化,成为了一个观光客的“景点”和消费场所,距离市民生活越来越远。为了重构外滩在当代语境中的特殊意义,从2017年年初开始,主办方便组织油画家多次在外滩写生并开设讲座从多重维度解读外滩,通过对外滩的深入了解,此次呈现的作品从不同历史阶段、审美视角以及不同季节表现出外滩建筑的特色与风貌,从而表现出上海的城市精神和人文关怀。

02

艺术家眼中的外滩

展览中,每位艺术家都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他们心中的外滩。

方世聪的《外滩交响》以宏大的构图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外滩作为上海城市脉搏的活力与韵律。画面上,外滩建筑群在晨曦中熠熠生辉,黄浦江水波光粼粼,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百年沧桑。

黄阿忠的三联画《霞光》、《远方》、《晨曦》则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外滩在不同时间段的光影变化。从晨曦初露到霞光满天,外滩在画家的画布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城市的变迁。

朱刚的《外滩》则以平实的视角展现了外滩建筑的独特魅力。画面上,外滩建筑群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辉煌历史。

姜建忠的《外滩写字间》则将视角放到了室内,展现了外滩的历史记忆。画面上,一间充满历史感的写字间里,老式打字机、电话机等物件仿佛在诉说着外滩曾经的繁华与辉煌。

张安朴的《上海外滩》则展现了外滩四季的变化。画面上,外滩建筑在不同季节的光影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展现了外滩作为“活的”建筑群的独特魅力。

周胤辰的《上海清算所》则展现了外滩的现代风貌。画面上,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交相辉映,展现了外滩作为上海金融中心的新面貌。

任敏的《少女之心》则寓意外滩建筑与城市更新的关系。画面上,外滩建筑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展现了外滩在新时代的活力与魅力。

03

外滩:艺术与生活的交响

对于许多艺术家来说,外滩不仅是创作的素材,更是生活的记忆。

1950年代出生的陈燮君,几乎是伴着海关的钟声长大的,他在被他誉为“外滩后街”的圆明园路生活了50多年,此次他的参展作品《儿时记忆》就是自己的生活轨迹。对于展览的名字“百年交响”有更多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外滩的交响不止百年。唐宋时代,上海就率先开始了城市化进程,1843年上海完成了一次现代意义上的转型,1986年上海成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外滩建筑群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做不完的文章,讲不完的故事。而外滩也是历史的外滩,变迁的外滩。

另一位1950年代出生的参展艺术家朱刚则回忆起学生时代在天津路上的美校的时光,当时写生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外滩,每一栋房子他几乎都画过。而1976年他和同学们通宵绘制漫画并贴在外滩建筑上的经历成为他记忆中青春的美好。在他看来,“今天的外滩跟过去完全不一样——过去外滩是最高的建筑,要仰视它,现在既可以平视,也可以俯视。现在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外滩、画外滩,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变化。”

同样“50后”的画家姜建忠则将视角放到了室内,他创作的《外滩写字间》是自己爷爷当初在外滩洋行工作的场景。他也从油画本体的角度解读了这次活动,看他看来,“百年交响”是有体裁和题目的,属于是“二度创作”。平时画家可能不会去画外滩,但是当带着一种文化任务时,这要把自己平时的经验跟主题结合起来。将现代的构成、平面以及当代对色彩的理解结合到传统的油画形式中,是画家们在努力尝试的。

年纪稍长一些的画家张安朴,因为在外滩呆了30多年,对外滩再熟悉不过了,但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感觉。这次他画了一张外滩全景。画中的这个角度,他在两年前的冬天拍过照片,今年夏天又去拍了一次,光线竟然完全不同。为了拍这个角度,他今年三次登这个楼,都没有找到当年的光线。所以,外滩的一年四季永远是在变化的,它是活的。

而此次参展的“80后”画家周胤辰从门的图式解读外滩记忆,她出生在上海,小时候到过外滩,如今为了创作再次了解外滩,从门里门外看到了不同的外滩。另一位参与创作的年轻艺术家任敏是一位新上海人,在上海的10年让她对上海人和上海的城市精神有了更多的了解。她的作品《少女之心》也寓意外滩建筑与城市更新的关系。

04

油画艺术与上海:一场美丽的邂逅

上海,这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城市,与油画艺术有着不解之缘。作为中国油画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上海孕育了无数优秀的油画家,也诞生了众多经典作品。

上海油画雕塑院是具有深厚艺术底蕴的公立专业创作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优秀油画家。上海油画艺术秉承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形成了独特的海派风格。上海油画家的作品在主题性创作中往往兼具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独树一帜。

此次展览的合作方“久事集团”负责外滩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性使用已有近20年,他们也在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外滩的建筑。他们希望公众看到的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活的”外滩,未来的外滩应该是一个宜业,宜居,宜乐的上海地标,成为城市中心的样本。

“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当我们走进不同的外滩建筑内,就如同审视某个特定的时代,阅读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页页史书。外滩万国建筑群是一部中外千年建筑史,一部中外文化艺术史,更是一部开启百年上海大门的发展史。

“百年交响”油画展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外滩,重新理解上海,重新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与温度。正如一位参展艺术家所说:“外滩不仅是上海的外滩,更是中国的外滩,世界的外滩。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