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阶段备考法助力工科生首考雅思8.0
四阶段备考法助力工科生首考雅思8.0
秋冬是一位工科在读研究生,通过自学首次参加雅思考试便取得了总分8.0的优异成绩。他的备考经验分为四个阶段:题型适应期、整块训练期、专项强化期以及冲刺期。秋冬强调了合理安排时间和利用碎片时间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听力和口语方面的训练方法,如影子跟读和模拟考试。他的备考心得不仅适用于工科学霸,也为广大雅思考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如果你正在为雅思考试努力奋斗,不妨来看看秋冬的备考秘籍吧!
个人情况介绍
我是秋冬,工科在读研二学生,首考雅思总分 8.0,听力 8.0,阅读 9.0,写作 7.0,口语 7.0。本科已过四六级,四级 639;六级 571,口语 B+。从 24 年 2 月起自学备战雅思,8 月 17 日考试,备战时间约为 26 周。
考雅思主要是想准备香港或国外高校的博士申请,本次备考基本完全靠自己,并没有系统地上过雅思的专项培训班。大一的暑期,学校邀请过知名机构为我们做培训,在当时较为系统地了解了雅思的分数组成和各类题型。可这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本次近乎自己从零开始备考。
本次备考前,自己定下了 7.5 分的目标,最终结果令人喜出望外,我的备考大致可分为 4 个阶段,写下这段经历,希望可以帮到准备雅思的各位伙伴。
阶段一:题型适应期
该阶段大致为第 1 到第 6 周,该阶段的主要目标主要有三个:
- 了解每个板块会出什么类型的题
- 保证在限定时间内可以完成一定量的题
- 积累词汇,整理答题方法
在该阶段初期,其实制定了很「宏伟」的目标,不过由于学业繁重(加班干活),并没有办法实现,因此转而思考训练方法,并不打算让自己立刻投入到铺天盖地的训练中了,一是没时间,二是没效果。而是仅仅保持一周一套题(阅读+听力)的节奏。
该阶段的做题方法是,一周练 3 次阅读,一次 20min;一周练 1 次听力。不练习的日子就适当进行回想单词或进行影子跟读训练,提升个人能力。
对于写作,该阶段并未高频训练(主要是加班干活没精力了),而是保持着两周一套写作题的节奏,第一周练一篇小作文,第二周练一篇大作文。练完作文之后,还要学习优秀作文的思路和造句,总结逻辑结构和好句子。
口语在该阶段并没有开展大量训练,因为个人需要顾及导师(领导)派的任务,坚持阅读、听力和写作的练习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暇顾及口语了。
该阶段必须把阅读的方法确定下来,并不断进行影子跟读,开展日常听力训练;作文并不用着急,而是整理题型,不断积累。(影子跟读训练方法可去B站搜索,大量视频教程可参考)
阶段二:整块训练期
该阶段大致为第 7~13 周,主要目标有两个:
- 攻克阅读和听力
- 强化写作积累
- 阅读的练习进行升级,由 20min 限时单篇训练变为 1h 限时 3 篇训练。
刚开始整块练习阅读会很不适应,做题的节奏和正确率大多数都不如单篇练习的阶段。后来多次总结,发现如果阅读的第一题是乱序题,时长会加长。之后再练习时,总会先看阅读题的题型,合理调整做题顺序,做题时长才得到控制。
听力练习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依旧是整块练习,听完 4 个部分之后再对答案。唯一加强的就是日常的练习。
该阶段进行听力影子跟读练习的频率要比第一阶段高,每天至少2次影子跟读训练。为了保证训练习惯和训练强度,将影子跟读和回宿舍进行捆绑。在中午回宿舍前,先站在楼下的空地跟读,午休结束后也立刻进行影子跟读。听力水平在此阶段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该阶段的末尾(第 13 周左右),个人采用剑 9 进行听力、阅读的模拟训练,最终听力 7.5 分,阅读 8.5 分。因此,在下一阶段,阅读将会被适当弱化,转而主攻其他小项。
阶段三:专项强化期
该阶段大致为第 14~23 周,主要目标如下:
- 听力提分,日常训练能够达到 8 分以上
- 口语练习,实际模拟,保证自己讲话有逻辑有内容
- 写作训练,限时训练并积累素材
由于上阶段末尾,阅读单项已经拿到了很不错的成绩,再继续高强度阅读训练对总分的提升可能比较有限。因此,该阶段只保持一定的阅读手感即可,把重心转移到其他几项上。
听力部分,还是保证一周一套听力题即可,但是加大了影子跟读的训练量,一天至少3次影子跟读。为了保证自己进行影子跟读,将影子跟读和去工位的习惯进行绑定,一到工位就会首先拿出耳机开始听听力跟读。
进行听力练习方法很重要,个人觉得与其囫囵吞枣多次训练,不如有限材料无限重复,将已经听过的材料逐渐听清楚,掌握细节,实现有效听力。
口语部分彻底提上日程,主要训练的题目是 part 2 的描述题,练习集中在早上处理完工作后且午饭前的时间段,主要目的还是进行习惯绑定,借助午饭的习惯带动自己保持训练。
Part 2 的训练也并不追求数量,由于是训练初期,且每天投入的时间很有限,基本上3天才能练完一道题。在这 3 天内,练习逐步递进。
第一天时,不打草稿,也不留时间思考,看到题目直接开始计时 2min,保持说话的状态,练完之后总结刚刚的观点,直到提炼出题目观点后开始录音,录音完毕即可结束。
第二天开始听录音,找出自己需要加强的地方。比如,对于一个结构使用太多次,或者观点的重复表达,再或者语句不连贯。找出之后想办法改进。
第三天完全模拟考试的状态,看到题之后思考 1min,然后回答 2min,直到流畅为止。
写作部分也加了强度,一周完成一篇小作文加一篇大作文,采取四日练习策略。第一天限时训练小作文,并参考高分作文进行修改;第二天不看笔记,直接进行文章修改(基本上是再写一遍);大作文同理,也练习两天。
该阶段强度明显提升了,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好在坚持了下来。
阶段四:整场训练期
该阶段大致为 24~26 周,训练的强度基本上和正式考试保持一致了。该阶段的目标只有两个:
- 尽可能还原笔试时的节奏,限时训练
- 模拟口试场景,并过一遍当季的口语题库
该阶段初期,已经在网上报名选取考试日期,我大致 7 月底报名,8 月 17 日考笔试,报名后即开始进行笔试和口试的全真模拟。
笔试方面,拿出了完整的半天时间,按照听力-阅读-写作的顺序依次计时、答题,且中间不去卫生间。保证自己在限定时间内可以完成所有的题目。
练习频率基本是一周三次,隔一天练习一次,如果太累了就会适当休息。没有训练的日子,就会进行试题纠错。
虽然笔试已经尽量模拟流程,但是和实际的考试还是会有一定差距,毕竟实际考试会有考场宣读、试题、答题卡的收发以及听力填涂答案的时间,所以实际考试的战线会更长一些。
口试完全依赖官方给出的训练网站,该网站在报名之后即可使用(使用期限至考试当天),可以进行题目练习,口语部分可以看着提前录好的视频进行练习并录音。
口语练习的频率基本上是一天一次,偶尔觉得自己太累可能会休息一天,为了保证训练频率,口语练习也和习惯做了绑定。中午吃饭回宿舍之后,就会立刻打开电脑进行口语训练,大致训练时长为 20~30min。
正式考试
口试
口试是视频形式,口试时间可在准考证上查看,口试在 8 月 16 日下午,刚好是笔试的前一天,于是当天中午便去了考点附近的酒店。
口试当天并没有做什么额外的准备,没有再看题或者练习,只是在中午起床后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