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研究:超半数老年人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显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31: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研究:超半数老年人失眠,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显著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抱怨“晚上睡不好”,失眠、早醒甚至整夜翻来覆去成了许多人的困扰。这种现象在60岁之后尤为明显。然而,科学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并非老化的必然结果,而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其中,心理健康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

01

老年人失眠的心理根源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显示,约50%的老年人经历失眠症状。尤其是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老年人,失眠的发生率更高。长期失眠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增加跌倒风险和认知能力下降。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精神卫生专家袁宁指出,身体机能减退、退休后社会角色转变、慢性病困扰等因素让一些老年人产生了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则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抑郁症、焦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老年人抑郁症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活动减少、情绪低落、易激怒、消极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幻想和妄想。老年人焦虑症则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身体过分关注、夸大或曲解自己的疾病,出现持续的紧张、不安情绪,甚至出现肠胃不适、心悸、头痛等躯体化症状。

02

心理干预:改善睡眠的新途径

面对老年人的睡眠问题,除了优化睡眠环境和习惯外,心理干预正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失眠的心理疗法。CBT-I(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是专门针对失眠的CBT疗法,CBT-I通常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或睡眠专家进行,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的定期会面。与药物治疗相比,CBT-I没有药物副作用,且长期效果更为持久。

社交活动和心理支持也是改善睡眠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扩展社交网络,老年人可以减轻孤独感,恢复正常的昼夜节律。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专家建议,家人要给予老年人更多关怀,一旦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防止病情恶化;老年人要学会调节不良情绪,要接纳自我,适应角色转变,适应老年生活,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培养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使生活充实、情绪乐观;子女除了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经常和老人交流,多倾听老人的心声;老年人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进行适当运动,还可以采取健康的方式进行放松,如冥想、深呼吸、打太极拳等。

03

呼吁关注:让父母睡个好觉

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呼吁:

  1. 家庭成员要多关注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的苗头
  2. 社区应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社交和文化活动
  3. 医疗机构要加强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4. 老年人自身也要重视心理健康,主动寻求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老年人摆脱失眠的困扰,享受高质量的睡眠和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