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纸包鸡入选“桂菜十大名菜”,百年名菜再添新荣耀
梧州纸包鸡入选“桂菜十大名菜”,百年名菜再添新荣耀
梧州纸包鸡,这道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广西传统名菜,最近又迎来了新的荣耀时刻。在2024年“桂菜十大名菜”评选活动中,梧州纸包鸡凭借其独特的烹饪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跻身广西美食界的最高荣誉殿堂。这一消息不仅让梧州人民欢欣鼓舞,也让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对这道被誉为“中国一绝”的佳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清代府台宴到民间餐桌
梧州纸包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据史料记载,最早是梧州府台从桂林带来一位名厨创制的。府台宴请宾客的宴席上常用此菜,嫩滑脆口,赢得了宾客们的一片赞赏,从此,纸包鸡同它奇特的制法名闻暇迩。百年来,经过厨师们在选料、配料、烹制方法上不断发挥和改进,风味更美了。
梧州纸包鸡采用纯正三黄鸡,切件调味后,以玉扣纸包裹,用花生油浸炸而成。因此气味芳香,鲜嫩甘美,制作工艺独特,名扬海内外。梧州纸包鸡相传已有70多年历史,始创于民国初期的梧州官司办酒楼环翠楼厨师官良之手。起初,纸包鸡仅限于款待达官司贵人,后来名酒家粤西楼老板重金聘请了该厨师官良。自此,纸包鸡佳肴遂为民间百姓所品尝,日渐扬名于桂粤港澳及东南亚各地。据说粤军将领陈济棠为能吃上梧州纸包鸡,曾特派专机由穗来梧空运此佳肴回去品味。名菜纸包鸡经过代代师传,现已成为梧州市传统名菜。国内外游客、商人,凡到梧州,都以能品尝到纸包鸡为一大快事。1985年,梧州纸包鸡补选拍入《中国一绝》风情电视纪录片。
独特工艺,成就“中国一绝”
梧州纸包鸡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其选材的讲究。主料选用的是三黄鸡或小母鸡,这种鸡肉质细嫩,最适合制作纸包鸡。辅料方面,葱、姜、蒜、香菜等是必不可少的,而调料则包括生抽、老抽、料酒、盐、糖、五香粉等。最特别的是,包裹鸡肉的纸张必须是玉扣纸,这种纸张薄而坚韧,能够承受高温油炸而不破裂。
制作过程分为几个关键步骤:
- 准备鸡肉:将鸡肉切块,用酱油、糖、姜汁、味精、胡椒粉、五香粉等腌制入味。
- 处理香料:将八角、丁香、桂皮、橘皮等香料剁碎备用。
- 腌制:将香料加入腌料中搅拌均匀,腌制鸡肉至少2小时。
- 包裹:用油炸过的玉扣纸包裹腌好的鸡肉,并封口。
- 浸炸:将包裹好的鸡肉放入热油中浸炸至纸张焦黄,捞出沥油即可。
这种独特的烹饪方式,使得鸡肉在保持鲜嫩多汁的同时,外皮还能形成一层酥脆的外壳,再加上各种香料的渗透,使得每一口都能品尝到丰富的层次感。
文化传承,一张纸包出的乡愁
梧州纸包鸡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梧州人的记忆和情感,象征着欢聚的美好时刻。在梧州,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家庭聚会,餐桌上总少不了这道菜的身影。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
202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鼓励地方传承发扬传统烹饪技艺和餐饮文化。梧州纸包鸡的成功入选,正是对这一政策的最好响应。它不仅代表了梧州的饮食文化,更成为了广西的一张美食名片。
荣登“桂菜十大名菜”,开启新篇章
在2024年“桂菜十大名菜”评选活动中,梧州纸包鸡的成功入选,无疑为其悠久的历史增添了新的光彩。这次评选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联合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广西广播电视台共同组织,经过严格的评议程序,最终从众多候选菜品中脱颖而出。
梧州纸包鸡的成功,不仅仅是对一道菜的认可,更是对广西饮食文化的肯定。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资深会长曾大文表示:“十大名菜、名小吃经过传承和创新,又会出现新的表现形式,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有利于持续扩大‘桂菜十大名菜’‘广西十大名小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餐饮市场消费,更好地推动桂菜美食‘走出去’。”
梧州纸包鸡的成功入选,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它激励着每一个梧州人,继续传承和创新这道美食,让更多的食客能够品尝到这道“中国一绝”的美味。同时,也期待梧州纸包鸡能够借此机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世界都能感受到这道美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