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IGO最新指南发布:慢性肾病分期诊断标准全面更新
KDIGO最新指南发布:慢性肾病分期诊断标准全面更新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治疗费用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应对这一挑战,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了2024年最新指南,为慢性肾病的评估与管理提供了权威指导。
KDIGO指南:慢性肾病评估与管理的金标准
KDIGO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肾脏病专业组织之一,其发布的指南被视为慢性肾病诊疗的“金标准”。2024年新版指南在2012年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仅保留了6项原有推荐,其余内容均根据最新证据和临床实践进行了修订。
新指南:更精准的分期诊断标准
新指南对慢性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重要更新。根据指南,慢性肾病被定义为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超过3个月,主要诊断标准包括:
- 蛋白尿
- 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
- 尿沉渣异常
- 组织学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 肾小管疾病导致的电解质异常
- 肾移植史
eGFRcr-cys:更准确的肾功能评估指标
在肾功能评估方面,新指南特别强调了使用基于肌酐和胱抑素C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cr-cys)的重要性。与传统的仅基于肌酐的eGFRcr相比,eGFRcr-cys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肾功能状况,因为胱抑素C的水平受肌肉量、饮食和药物的影响较小。
KDIGO热图:个性化风险评估工具
为帮助临床医生进行个性化风险评估,新指南引入了KDIGO热图。该工具根据蛋白尿和GFR水平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和超高风险四个等级,并推荐相应的监测频率。
专家解读:全病程管理是关键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李冀军教授指出,慢性肾病的全病程管理至关重要。从风险预测、筛查、预防到诊断、治疗和康复随访,需要建立完整的管理链条,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早筛早诊:预防胜于治疗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蔡广研教授强调,慢性肾病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患病率高、并发症高、死亡风险高,但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因此,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肾脏病的认识,实现早筛、早诊、早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结语
KDIGO 2024年指南的发布为慢性肾病的诊疗提供了最新的科学依据。通过更精准的分期诊断标准和全病程管理策略,我们有望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减轻患者负担。对于广大肾病患者和医疗工作者而言,及时了解并应用这些最新指南,将为改善预后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