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毛泽东诞辰纪念:重温《沁园春·雪》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39: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毛泽东诞辰纪念:重温《沁园春·雪》

在毛泽东诞辰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他的经典之作《沁园春·雪》。这首词不仅展现了祖国壮丽的雪景,更是毛泽东在1936年初率军东征前夕,面对陕北大雪激发的豪情壮志。词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彰显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期望。通过这篇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

01

创作背景:雪中豪情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到达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当时,整个西北高原冰雪覆盖,雄伟壮丽,而冰冻了的黄河更有一番独特景象。面对银装素裹的大好河山,回溯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历史,毛泽东挥毫写下了光照千古的壮丽诗篇《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北方雪景的总体感受。“千里冰封”写大地,“万里雪飘”写天空。一静一动,互相映衬,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北国严冬的图景。毛泽东通过雪来赞美辽阔大地,写得气魄宏大。“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长城内外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结冰封冻的黄河顿时失掉滔滔滚滚的水势。“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高原被雪覆盖着。一座座山峰像银色的巨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像白蜡似的象群在奔跑,它们似乎要跟天公一比高低。这三句写出了雪中的动态,赋予静止的雪景以活泼的生机。最后三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雪后天晴的美丽景色。等到天晴的时候,红艳艳的阳光照在白皑皑的雪地上,大地呈现出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格外娇艳动人。

02

历史意义:震撼全国

1945年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将此词抄送给柳亚子,后被《新民报晚刊》发表,轰动全国。蒋介石对此词极为关注,甚至亲自下场作词回应,但无法超越毛泽东词作的艺术高度。

03

艺术价值:超越传统的创新

毛泽东的诗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神秀”境界,是诗人思想、实践和情感的完美融合。《沁园春·雪》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浑壮美,还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展望和自信。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是上片写景与下片议论之间的过渡句。祖国的山河如此壮丽,令古往今来的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娇”字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祖国山河的秀美,又概括了上片的写景内容,同时又引出了下片对历代英雄的评论。“引”字用得也很巧妙,它既引出了下片的内容,又表明了上片所写景物与下片所写人物之间的关系。下片由“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04

革命理想:开创未来的豪情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三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诗人指出,真正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应该属于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将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创造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辉煌的业绩。这三句充满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自信、豪迈和壮志,表现了诗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三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05

结语:不朽的诗篇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雄浑的气势、壮美的意境、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毛泽东个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作为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在毛泽东诞辰纪念日,重温这首词,不仅能感受到其艺术魅力,更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