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与海外春晚:两位总导演的艺术追求与创新
央视春晚与海外春晚:两位总导演的艺术追求与创新
春晚,这个承载着无数中国人美好回忆的舞台,背后凝聚着无数工作人员的心血与汗水。作为这个舞台的掌舵人,春晚总导演们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今天,让我们一起揭秘两位春晚总导演——郎昆和程波的幕后故事,看看他们是如何带领团队创造出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经典时刻。
郎昆:五次执掌央视春晚的“老将”
郎昆,这个名字对于关注春晚的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作为央视春晚的资深导演,他五次执掌央视春晚,近百台国家级大型晚会的执导经验,让他成为春晚舞台上的“老将”。郎昆1959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现任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总监,中央电视台大型节目制作中心主任。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导演,还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客座教授,曾获德艺双馨艺术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称号。
郎昆的艺术生涯充满了荣誉与成就。他创办了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开创了《星光大道》、《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等栏目,创办了CCTV夏季音乐周、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等品牌节目。他还创办了《朗读者》、《中国民歌大会》并担任艺术总监。在第一届至第七届国家级政府奖“中国彩虹奖”中,他获得一等奖六次、二、三等奖若干。在第二届至第十六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他获得一等奖(含特等奖)十一次,二、三等奖若干。
郎昆在春晚舞台上的创新精神令人印象深刻。他执导的春晚节目多次荣获“星光奖”、“中国彩虹奖”、“金鹰奖”、欧广联大奖等奖项。他参与开创的《综艺大观》栏目,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的“优秀栏目奖”。在1987年导演的《北京—波恩之夜》节目中,他获得了欧广联大奖和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特等奖。1989年导演的《音乐桥》节目,获得了美国“艾美奖”(EMMY)提名及“星光奖”一等奖。1990年总导演的《中华之声》大型文艺晚会,获得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一等奖及优秀舞美设计奖。
郎昆在春晚舞台上的艺术追求从未止步。他不断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将传统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在他的执导下,春晚舞台呈现出一场场视听盛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春晚舞台注入了新的活力。
程波:全华联春晚的灵魂人物
与郎昆不同,程波的名字更多地与全华联春晚联系在一起。作为全华联春晚的总导演,程波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歌唱家,还是一个杰出的导演和演员。他1988年来到日本后,积极向日本社会输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于2014年获得日本外务大臣表彰。如今的程波在歌唱之外,也兼任导演、演员和配音。
2025年全华联蛇年春晚将在东京都新高轮格兰王子大饭店举办。程波首次公开了晚会的看点,并介绍了晚会实力雄厚的导演团队。晚会的文艺表演时间约为一小时,舞台的表演区从过去的约14米扩充到了约16米,更加适合呈现气势磅礴的节目。
程波表示,每年春晚舞台上,体现“年味”的要素必不可少,但明年的会场和演出想突破常见的“大红大绿”,来点新奇的要素。比如邀请中国和日本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舞狮登场,让日本狮子也来为中国年送贺。此外,明年春晚参演的少数民族演员和日本演员都会略多于往年,他们的服装与节目编排也会更加精致考究,突出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普天同庆”的氛围。
明年晚会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不仅有“传统”风情,还有大量的“现在”和“未来”元素。场地进口的展示大厅中,喷水池玻璃台上中华门稳居中央,一条金龙盘绕中华门前,一段喷绘的长城巍峨耸立。玻璃台上铺满鲜花,红灯笼,各种装饰品。另外还有一台设计炫酷的比亚迪红色跑车,展现了高水平的中国电动汽车的魅力。导演团队正在与企业洽谈借用机器人事宜,预计很快可以落地。届时,到场者可能有机会与几种不同功能的机器人互动,机会十分难得。
现场大厅还将陈列其他高科技元素,举办太空南极写真展《天地人和》,展出宇宙摄影师刘洋和著名摄影师王保胜的作品。巨大的白色墙壁上,将投影上株式会社中国电视为蛇年晚会特别制作的宣传片《锦绣河山2024中国故事》,由本台晚会艺术总监刘斌亲自指导,一定能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华人观众将再次为祖国的发展感到自豪,日本观众也会对现代中国产生新的认识。
原创节目也将是明年春晚的一大亮点。晚会执行总导演张屹女士将为蛇年编排一个十分应景的舞蹈,讲述“蛇”的爱情故事。对于这个节目,程波报以极大的期待。他提及9月全华联国庆晚会时,由当时的舞蹈类节目导演张屹原创的舞蹈《画中人》如何成为了那台晚会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之一。“那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程波说。
文化交流是一个相互自我表达的过程,这其中,既有知识的工作,也有美感的工作。如果说展现高科技的中国,将给观众带来一些知性的思考,那么这类高水平的舞蹈节目,就是每一名观众用眼睛和心灵就能直接获得的感动,无关国籍和地域。这种创作是两国人民心与心交流的重要形式。
明年是程波第3年导演全华联的春节晚会,提起导演团队,他赞不绝口:“我们的团队用几个字概括就是‘做的多、说的少’,大家都非常低调,有主动性、有责任感,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负责晚会大多编舞工作的张屹是本次晚会的执行总导演,风靡海外的“墨舞”创始人,日本一流的舞蹈演员。张屹是全华联在最近3年主办的春节、国庆两大晚会的导演组“全勤生”,作为核心成员深度参与大型晚会的组织、编创、实施、出演,拥有丰富的相关经验。
晚会副导演邵晓男是日本华世艺术学校的校长,在2022年全华联主办的“一衣带水共创未来”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晚会中担任副导演。在全华联过去的晚会中,华世艺术学校的小学员及专业舞蹈老师们,经常在节目中登台。邵晓男在蛇年春晚中负责一头一尾两个大型集体舞。程波透露,本次的集体舞可能会尝试一些“互动”元素,邀请台下千名观众一道起舞,融为欢乐的海洋,届时场面一定很热闹壮观。这个工作交由邵晓男负责再合适不过。根据程波的介绍,华世艺术学校每年也都会举办为期2天的校园春晚,由邵晓男全权负责,“她是个十分能干,把控能力很强的‘拼命三郎’”。
艺术追求与团队协作:创造经典的关键
无论是郎昆还是程波,他们都在春晚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郎昆注重创新与传统结合,通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不断尝试新的表现形式,为春晚舞台注入新的活力。程波则强调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通过团队协作和跨文化交流,创造出既传统又现代的春晚节目。
春晚幕后的艰辛与挑战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从节目策划到演员选拔,从舞台设计到灯光音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安排和反复打磨。郎昆曾表示,春晚的筹备工作往往需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开始,期间要经历无数次的会议、彩排和修改。程波也提到,全华联春晚的筹备工作同样充满挑战,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平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两位导演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团队。郎昆曾多次表示,春晚的成功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付出都至关重要。程波也强调,全华联春晚能够成功举办,离不开导演团队的共同努力。他们默默无闻,却为晚会的成功付出了大量心血。
春晚总导演的工作不仅是一项艺术创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郎昆和程波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不仅追求艺术上的完美,更注重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的带领下,春晚舞台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
结语
春晚总导演的工作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成就了一台台精彩的晚会。郎昆和程波用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团队协作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经典时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为春晚舞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