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民航局:四维度构建航班备降保障体系,备降率低至0.2%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5: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民航局:四维度构建航班备降保障体系,备降率低至0.2%

航班备降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措施。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因天气原因导致的返航备降率仅为0.2%,但民航业始终以100%的准备应对这0.2%的可能性,通过政策支持、运行协调和应急保障等措施,不断提升航班备降保障能力。

政策支持:完善规章制度,优化顶层设计

为确保航班备降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民航局从多个层面建立了完善的政策体系。早在2013年,民航局就颁布了《航班备降工作规则》,并多次下发电报,对航班备降保障提出工作要求。2020年,民航局对2013年《航班备降工作规则》进行了全面修订,着重细化完善航班保障要求,完善备降机位预留规则,推动相关单位细化执行标准,进一步确保备降航班安全。

在备降机场规划建设方面,民航局发布了《关于印发〈航班备降机场规划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备降机场近远期规划建设方案,突出重点地区、重点机场和重要航路的航班备降,以满足各地区航班备降需求,形成航班备降保障体系。


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航班状态监控(见习记者方笑/摄)

运行协调:多方联动,确保安全高效

航班备降需要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各方紧密配合。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负责全国层面的全面统筹调度,通过多元手段加强对整体运行态势的感知,尤其是在发生大面积航班备降时,迅速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信息共享。在区域层面上,各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商讨并制订区域性的运行方案。对机场而言,则需要制订详尽的备降航班保障预案,并与空管、航空公司等单位制定沟通协调程序,确保备降航班顺畅接收与全面保障。

5月30日,北京多地遭遇狂风暴雨突袭,导致原本计划降落北京两场的94个航班备降在北京周边省市。“在任何时候,坚持安全第一都是我们的总体原则,前不久发布的《2024年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总体方案》同样强调了这一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会对返航备降航班予以重点保障,努力维护运行秩序,提升旅客满意度”。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天备降的94个航班基本在2小时~4小时恢复正常运行,平安顺利抵达北京两场。


大兴机场机坪管制员协调就近停机位(大兴机场供图)

应急保障:科学决策,快速响应

在航班备降过程中,作为“空中交通指挥官”的管制员往往肩负着双向沟通的重要任务。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吴晓东解释道,一方面,管制员需要根据机组意图,第一时间将机场信息、气象信息等通过陆空通话方式告知机组,指挥航班飞往备降机场,确保航班的安全间隔,避免打乱原有的空中交通秩序;另一方面,管制员也会通过拍发专业的空中交通服务电报、打电话等方式,及时将航班的备降意图、预计到达时间等关键信息告知相关机场,为航班顺利备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首都机场机坪管制员指挥落地航班到达停机位(首都机场供图)

服务恢复:以人为本,减少旅客不便

在航班备降后,如何高效恢复生产运行秩序成为各方共同面对的重要挑战。“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将旅客第一时间送达目的地。”南航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高效恢复备降航班不仅是南航等各大航空公司的期望,更是民航各单位的共同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民航各单位的统筹协调至关重要。树立统一的情景意识,通过精细化管理统筹各方资源,能够为上下游不同单位的紧密配合提供坚实保障。


南航工作人员为旅客提供引导服务(南航供图)

科普链接

所谓航班备降,是指航班因故不能或不宜降落在目的地机场而需要在其他机场降落,这其中包括紧急备降和非紧急备降。大多数备降都是非紧急备降,常见原因包括目的地机场因天气不适合降落,或是旅客突发疾病等,需要在其他机场降落。在通常情况下,非紧急备降是航班安全运行的主动措施,安全完全有保障。极少数的紧急备降是指航班发生空中遇险、非法干扰、危险品泄漏、油量紧急情况等而需要尽快降落,有关各方将按照程序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但总体风险仍然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航班备降是可控范围内的备用运行方案,也是保障飞行安全非常重要的环节。与“备降”仅有一字之差的“迫降”,却与备降有着天壤之别。迫降是指航空器因全部发动机失效、部分或全部起落架无法放下、严重的操纵系统卡阻、航空器燃油耗尽等不能按照符合运行标准的方式实时降落,需要在机场甚至机场以外的陆地或水面上紧急降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