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崛起:老年人消费新趋势
银发经济崛起:老年人消费新趋势
人口老龄化加速,银发经济成新蓝海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7亿,占15.4%。按照联合国标准,我国已全面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面对这一趋势,银发经济正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首次对银发经济作出明确定义: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
老年人消费新趋势:从生存型到享受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基本生活保障转向追求生活品质,从被动消费转向主动消费,从单一需求转向多元化需求。
健康养生:预防与治疗并重
健康是老年人最关注的话题。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超过78%,其中不少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疾病。这不仅催生了庞大的医疗保健需求,也带动了健康食品、保健品市场的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注重“治未病”,即通过健康饮食、运动等方式预防疾病。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等新业态也应运而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健康管理方案。
休闲旅游:中老年人成旅游市场生力军
随着“有钱有闲”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旅游成为他们追求精神享受的重要方式。《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显示,2021年45岁以上的中老年旅游者合计出游11.94亿人次,占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36.81%。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旅游企业纷纷推出针对老年人的特色产品,如慢节奏行程、无障碍设施、医疗保障服务等。同时,线上旅游平台也在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能够更加方便地预订旅游产品。
智能产品:科技助力品质生活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触和使用智能产品。从智能音箱、智能电视到健康监测设备,科技正在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例如,京东健康、京东家医等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一些地方还积极探索“AI+机器陪伴”模式,利用智能机器人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
政策加码,银发经济迎来发展机遇
面对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予以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老年健康服务、助餐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等高频服务,覆盖居家、社区、机构、社会等生活场景。同时,鼓励企业围绕老年用品制造、康复辅助器具、智能家居用品等产业进行发展。
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例如,上海市发布《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要大力发展“AI+机器陪伴”等新业态。广东省则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用地保障、财政支持、税费优惠等方面为银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市场前景广阔,投资机遇显现
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已达12万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13.9万亿元,到2027年有望突破20万亿元大关。
在健康养生领域,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在线医疗服务平台等新业态备受青睐。在休闲旅游领域,针对老年人的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成为投资热点。在智能产品领域,适老化改造、AI陪伴等创新项目获得资本追捧。
结语:银发经济,未来可期
银发经济的崛起,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创新活力持续释放,银发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同时,发展银发经济也是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能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