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杨振宁:科学尽头是哲学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04: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杨振宁:科学尽头是哲学

“当物理做到极致,就会诉诸哲学;当哲学做到极致,就会诉诸宗教。”这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的观点。作为一位站在科学巅峰的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这句话引发了我们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深思。

01

科学与哲学:历史上的交织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科学革命,两者始终交织在一起。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诞生,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引发了对时空本质的哲学思考。

杨振宁本人也深受这种传统的影响。他在一次采访中表示,随着对自然规律理解的深入,他越来越感受到宇宙的精妙和有序,这种感受促使他思考是否存在一个“造物者”。但值得注意的是,杨振宁强调这个“造物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神,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代表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和和谐性。

02

当代科学的哲学之问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哲学问题。

在人工智能领域,当机器开始具备学习和决策能力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什么是智能”“机器是否有意识”这样的哲学问题。例如,当自动驾驶汽车面临道德困境时,应该如何编程?这背后涉及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深刻的伦理和哲学考量。

在生物学领域,基因编辑、克隆技术等的发展,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生命”“人类是否有权利改造生命”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科学本身,触及了人类存在的根本意义。

03

东西方哲学的科学之辨

有趣的是,杨振宁还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他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科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在他看来,这种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一,缺乏对自然规律的独立探索,导致中国古代虽然有发达的技术,但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

相比之下,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为科学方法的诞生提供了土壤。这种观点虽然有争议,但确实提醒我们思考不同哲学传统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04

科学尽头的哲学之光

科学与哲学,一个关注具体现象,一个探讨抽象本质,看似分属不同领域,实则相互依存。正如杨振宁所说,当科学达到一定高度时,必然会触及哲学的边界。而哲学的思考,也能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

在人类认知的最前沿,科学与哲学的界限变得模糊。量子力学中的“观测者效应”、宇宙学中的“多重宇宙”理论,这些科学发现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经验范畴,进入了哲学的领域。

正如杨振宁先生所言,科学的尽头是哲学。这句话不仅揭示了科学与哲学的深层联系,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永远不要忘记对世界本质的哲学思考。科学让我们了解世界如何运作,而哲学则让我们思考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