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回笼觉的危害与益处:何时该睡,何时不该睡?
睡回笼觉的危害与益处:何时该睡,何时不该睡?
睡回笼觉是很多人在周末或假期时的习惯,尤其是在忙碌了一段时间后。然而,这种看似补充睡眠的行为,实际上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将详细探讨睡回笼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它可能有益于健康。
什么是回笼觉?
“回笼”本意是指事物凉了以后重新放回蒸笼中蒸热,引申出的回笼觉的意思是指早上起床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洗漱、吃早餐、晨练后等清醒后又觉困乏,去补觉。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偶尔睡回笼觉有利于补充体力和精神,但长期睡回笼觉会造成以下几种危害。
睡回笼觉的危害
1. 易致内分泌紊乱
睡回笼觉会打乱人生物钟节律。正常的人体的内分泌及各种脏器的活动,有一定的昼夜规律。这种生物规律调节着人本身的各种生理活动,使人在白天精力充沛,夜里睡眠安稳。如果平时生活较规律而到假期睡回笼觉,会扰乱体内生物钟节律,使内分泌激素出现异常。长时间如此,则会精神不振,情绪低落。
2. 导致记忆力下降
如果本身睡觉时间比较长,还经常喜欢睡回笼觉的人容易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这是因为一夜休息后继续睡回笼觉会导致睡眠中枢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其他神经中枢由于受到抑制时间太长,恢复活动的功能就会变得相对缓慢,因而会感到终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记忆力下降。
3. 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睡回笼觉会影响胃肠道功能。一般早饭在7点钟左右,此时晚饭的食物已基本消化完,胃肠会因饥饿而引起收缩。爱睡回笼觉的人宁愿肚子饿也不愿早起吃早饭,时间长了,易发生慢性胃炎、溃疡病等,也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4. 锻炼后睡对心脏不利
在晨练时,我们的呼吸会加快,心跳也会加速,心肺功能也因此得到了加强,这样有利于延缓冠心病、高血压及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的发生。但如果晨练后立即再补睡一觉,对心肺功能的恢复会带来损害。
5. 锻炼后睡易致感冒
通过晨练后,我们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伴随出汗现象,此时如果重新钻入被窝,因被窝的温度过低,犹如冷冻,就会使汗渍未尽.容易受凉感冒。
6. 锻炼后睡易四肢无力
在晨练过程中,我们的肌肉会因晨练而产生代谢产物,如乳酸等,如果此时你继续回到被窝睡觉,这些代谢产物就不易消除,会使人感到精神恍惚,四肢松弛无力,周身不爽。而且晨练后,心跳加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无法立即进入梦乡。
锻炼后的建议
晨练后不要再贪床。人在晨练时,其肌肉骨骸都得到了活动,全身各器官功能的代谢也由缓慢而逐渐加快,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因而此时四肢灵活,思维活跃,这时你可以按照常规坐下来吃点早点,或看看报纸,品杯香茶,这些都会使你心情舒畅,对保持一天的精力充沛很有效。
回笼觉的好处
虽然睡回笼觉可能带来一些危害,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确实能带来一些好处:
补充睡眠,恢复体力
对于上夜班或者通宵的人来说,睡个回笼觉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还可以用来补充睡眠,进而恢复体力,所以回笼觉对于健康是有好处的。改善精神和情绪
事实证明,有的人睡一次“回笼觉”,白天的精神和情绪常能保持良好,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困倦。有一位老医生曾撰有一篇文章——回笼觉助我战胜失眠。他说,每当他凌晨醒来无法再睡时,就干脆起来干一会活儿,或者看看书报,当活动两三个小时后,真的困了,回到床上很快就会睡着。再次醒来,已经天亮,而且全身轻松,头脑清晰,从此他悟出了“回笼觉”的美妙。他一直坚持这个习惯,现在他总是情绪饱满、精力旺盛,很少出现过去常有的失眠、日间瞌睡、周身疲乏、头脑混沌的状况。清晰思维
已故台湾商界巨子、台塑集团前董事长王永庆(享年91岁),长期也有睡“回笼觉”的习惯。据其介绍,他每天清晨6点半至8点左右,会睡上一个“回笼觉”。他说,“睡时通常香甜,醒来头脑清明,非常舒服!”王永庆一直身体硬朗、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可能与此也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