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巴彦淖尔辣椒丰收,农民笑开颜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39: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巴彦淖尔辣椒丰收,农民笑开颜

近日,巴彦淖尔市35.05万亩辣椒喜获丰收,村民们看着堆成小山的朝天椒笑逐颜开。这一丰收不仅带动了当地的辣椒加工厂进入生产“加速模式”,还吸引了全国多地的收购商前来采购,直接带动村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小辣椒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展现了强大的经济拉动效应。

01

丰收盛况:椒红叶绿映丰收

“从辣椒产量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每亩能收入6000元以上。”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的辣椒产业发展大会上,当地的种植大户图娅说起自家的辣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

走进二道桥镇庆丰村万亩红色产业园区,放眼望去,皆是椒红叶绿的丰收盛景。图娅家的二十多亩辣椒地也在园区里,这是多年来,她家种植辣椒亩数最多的一年,她介绍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我们现在实现了机种机收,加上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化肥和人工投入也在减少,种植辣椒效益逐年在增加,我们种辣椒的信心越来越足。”

二道桥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推动辣椒产业发展,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杭锦后旗隆正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杭锦后旗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统筹流转土地1.6万亩左右,在庆丰村建成辣椒集中种植区,形成万亩“红色产业”园区。

02

经济效应:小辣椒带动大产业

在陕坝镇高峰村,一家辣椒初加工厂正在抓紧时间检修设备,准备开始生产。加工厂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投资500万元兴建,配套清选机、色选机、剪把机等生产设备及烘干线1条,年加工辣椒1000吨,辐射带动周边辣椒种植3000亩。村党支部书记杨乐山说,“我们就是瞄准了辣椒加工产业项目能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辣椒产业,共同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从标准化大棚育苗到机械化移栽,从社会化服务到品质化深加工,杭锦后旗辣椒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日趋完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旗有辣椒初加工企业12家、深加工企业3家,辐射带动60多个专业合作社发展致富,1.6万户农民种植辣椒11万多亩,产量达16万吨,农民收入更有保障。

03

科技创新:为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巴彦淖尔市在辣椒产业上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院士团队,共建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辣椒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同时,组织56家企业成立了“巴彦淖尔市辣椒产业协会”,解决当地辣椒产业发展困境、推进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种植环节,集成水肥一体化、北斗导航、黄蓝板诱控、无人机飞防、黄河直滤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辣椒标准化种植模式。在加工环节,依托朝天椒分选、色选烘干等辣椒分选技术保障品质,让辣椒生产尽显科技范。

04

出口突破:高品质赢得国际市场

“70多万元货款刚刚到账,客户又追加了400吨辣椒订单,公司第一次做出口贸易就迎来了开门红。”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恩泽惊喜不已,半个月前,他们往韩国出口了200吨辣椒。货物清关后,客户赞不绝口,不仅爽快地付清了货款,还追加了新订单。

“今年,我们种了1500多亩辣椒,亩产3吨,从仅做内销转型做外贸,开拓了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预计年底前出口2000吨。”白恩泽说,“海关部门一对一帮扶我们办理原料种植基地和进出口货物收发等手续,最终促成本土辣椒出口破零。”

巴彦淖尔市是“蒙字号”农产品出口的领头雁,出口额占内蒙古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七成。带着阳光味道的葵花籽、味美多汁的番茄酱、裂变成“小布丁”的脱水菜等特产远销6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两年,出口企业借力原产地优势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一批批农特产品开启破冰之旅,首次走出国门。

“品类多、货源足、订单稳、需求旺。今年,巴彦淖尔市农产品出口‘热辣滚烫’,高位增长。”乌拉特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王越介绍,“为此,我们优化属地监管和查检业务流程,设置专窗专岗专人,针对鲜活易腐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预约申报、审单放行、涉检证书‘云签发’等便捷服务,助力优出快出,抢‘鲜’通关。”

据悉,1-10月,巴彦淖尔市出口农产品55亿元,同比增长21.9%。

05

展望未来:打造富民产业新高地

巴彦淖尔市将充分利用优越的水土光热条件、强大的科技支撑力量、精准的产业扶持政策、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力推进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保证每年的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农民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让辣椒真正成为杭锦后旗的富民产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