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预警系统破解公交“鬼探头”难题
智能预警系统破解公交“鬼探头”难题
近年来,城市公交系统在为市民提供便捷出行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其中,“鬼探头”事故频发,成为威胁行人和驾驶员安全的一大隐患。所谓“鬼探头”,是指在前方有车辆或障碍物阻挡视线时,从路边突然窜出非机动车或行人,导致正常行驶的车辆避让不及,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因事发突然,彼此都没有反应与躲避的时间和空间,令双方猝不及防,因此被称为“鬼探头”。
据统计,这类事故在公交车站、有斑马线的路口以及普通道路等场景尤为高发。以一起典型案例为例:7月13日10时50分许,灯塔市发生一起电动自行车与小轿车碰撞的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两车受损,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受伤。从附近监控视频可以看到,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李某由南向北行驶,小轿车驾驶人陈某由北向南行驶。李某穿过等候信号灯的车流,越压单黄实线想要调头,由于车流阻挡视线,陈某并未注意到横穿马路的李某,当发现时已经来不及躲闪,因此发生碰撞。最终,灯塔交警大队依法认定李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面对这一难题,江苏天安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安智联”)创新研发了“智能网联公交行人闯入检测预警系统”,为公交安全插上了科技翅膀。作为国内领先的车联网平台企业和系统服务商,天安智联专注于车联网领域的发展,通过打造“车路云一体化”的产品体系,提供全方位服务。
该系统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行人智能预警:通过前向摄像头和车载边缘计算单元,实时检测识别车头附近的行人,一旦发现潜在危险,立即通过车内预警装置提醒驾驶员。
车辆感知数据共享:利用V2X技术,将公交车的感知数据实时传输给周边车辆,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整体交通安全性。
车尾信息多维度展示:通过车尾显示屏,将前方路况信息直观呈现给后方车辆,实现图像预警,避免因视线遮挡导致的突发事故。
这一创新技术已经在多个城市投入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天津宝坻区为例,该区深度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于2024年2月26日正式开启车路协同智慧公交示范线路示范应用。示范线路全长11.3公里,配置4辆智能网联无人驾驶公交车,通过路侧环境感知和融合计算,为公交提供超视距感知、盲区预警等场景的网联云控式驾驶服务,有效提升了公交运行安全性。
与传统公交安全措施相比,智能网联公交预警系统具有明显优势:
实时性更强:传统依靠驾驶员观察和经验判断的方式存在局限性,而智能系统可以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控。
预警更精准:通过AI算法和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准确识别潜在风险,减少误报和漏报。
协同性更好:车路云一体化架构实现了车辆、基础设施和云端平台的互联互通,形成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网。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公交系统将更加安全、高效和智能。天安智联等科技企业的创新实践,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公交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