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工防诈培训:教你职场避坑指南
新职工防诈培训:教你职场避坑指南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职场新人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往往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近期,某单位开展了一场针对新职工的防诈培训,旨在帮助他们识别和防范各种诈骗手段,为职场生涯保驾护航。
职场新人为何容易被骗?
职场新人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使其成为诈骗分子的首选目标:
社会经验不足: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对社会复杂性认识不足,容易轻信他人。
经济基础薄弱:职场新人收入有限,往往有较强的理财需求,容易被高收益的投资理财项目吸引。
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在填写各种求职、入职资料时,职场新人可能不经意间泄露了重要个人信息。
对法律法规了解有限:缺乏法律知识,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常见的诈骗类型
网络刷单诈骗:诈骗分子以“足不出户,日赚千元”为诱饵,吸引受害者参与刷单。初期会返还小额佣金,随后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刷单,最终卷款消失。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通过伪造的投资平台,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受害者投资。初期可能有小额回报,但最终会发现无法提现。
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声称受害者涉嫌违法,需要配合调查,进而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
招聘诈骗:以高薪职位为诱饵,要求缴纳培训费、服装费等,或在面试过程中套取个人信息。
如何防范诈骗?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这是最直接有效的防范措施。国家反诈中心APP具有来电预警、风险查询、举报等功能。以苹果手机为例,下载后需要进行以下设置:
- 打开设置 > 电话 > 来电阻止与身份识别,开启国家反诈中心
- 打开国家反诈中心APP > 来电预警 > 立即开启
- 定期更新预警号码库
签订反诈承诺书:企业可以组织新员工签订反诈承诺书,提高其防诈意识。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扫描不明二维码。
提高警惕:遇到要求转账、汇款的情况,一定要多方核实,不要轻易相信。
学习反诈知识:关注国家反诈中心等官方渠道发布的反诈信息,定期参加反诈培训。
企业如何开展防诈培训?
定期组织培训:可以邀请警方或专业机构进行反诈知识讲座。
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员工了解诈骗手法和防范要点。
模拟演练:开展反诈情景模拟,提高员工的应对能力。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
营造反诈文化:通过海报、内部通讯等方式,持续传播反诈知识。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只有保持警惕,不断学习新的防范知识,才能有效保护自己和企业的财产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织密防诈反诈的“防护网”,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