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国人大代表杨伟坤:构建多方参与治理体系,防治校园欺凌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37: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杨伟坤:构建多方参与治理体系,防治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这个看似遥远却又触手可及的问题,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蔓延。据统计,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身体攻击,每十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受到网络欺凌的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受欺凌的学生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孤独感、失眠和自杀倾向,发生这些问题的几率是其他孩子的两倍。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全国人大代表杨伟坤在两会上提出构建多方参与、协同联动的“预防、处理、救济”综合治理体系,为防治校园欺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01

创新机制: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杨伟坤代表提出的综合治理体系,最大的亮点在于打破了传统单一主体的防治模式,强调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层面:建议设置专项基金,为学校提供财政支持,确保反欺凌教育和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整合教育、公安、司法等多方资源,形成合力。

  2. 学校层面:制定详细的防治方案,将反校园欺凌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实践。建立畅通的校园欺凌线索报告渠道,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 家庭层面: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同理心。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反欺凌工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4. 社会层面:发挥媒体、社区、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校园欺凌防治的浓厚氛围。

02

国际视野:借鉴先进经验,探索本土路径

在校园欺凌防治方面,一些国家已经走在了前列。挪威是最早关注和研究校园欺凌的国家之一,2002年就颁布了《校园环境法案》,并启动了“零容忍方案”。其奥维斯校园欺凌防治项目(OBPP)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应用国家最多、效果最显著的校园欺凌防范项目。

瑞士则通过引进芬兰的KiVa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国际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03

专家建议:构建全方位防治体系

专家指出,校园欺凌的防治需要从多个维度同时发力:

  1.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同理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 学校教育:将反欺凌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 教师培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识别和处理欺凌行为的专业能力。

  4. 心理辅导: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为受害者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5. 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校园欺凌的界定和处罚标准,为防治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04

多方参与:共筑安全和谐校园

校园欺凌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正如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所说:“在学校里,每个孩子都应感到被尊重、被接纳并且安全,这样他们才能学习和成长。”

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没有欺凌、充满爱与尊重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让每个孩子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的美好愿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