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百年校庆:揭秘罗定往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3: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山大学百年校庆:揭秘罗定往事
1938年10月,随着日军铁蹄逼近广州,中山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保存教育火种,学校决定迁往内陆。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位于广东西部的罗定作为临时安置地。
罗定,这个当时人口仅30万的小城,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相对安全的环境,成为了中山大学的避风港。1938年10月19日至21日,师生们带着1200箱物资,包括图书馆藏书和珍贵的研究资料,分批乘船抵达罗定。
在罗定,中山大学的各个部门和学院被分散安置在多个地点。校领导的办公地点设在罗定城北的牖明学校,农、法、医三学院和理、工两学院则被安置在罗定学宫、罗定中学等地。尽管条件艰苦,但师生们凭借顽强的意志,迅速恢复了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那段艰难岁月里,中山大学不仅是一所学术机构,更成为了凝聚民众的精神力量。1938年底,400名师生在中山酒店成立“中山大学三罗同学会”,组织抗日救亡运动。不久后,《三罗日报》创刊,成为当地重要的宣传媒体。
中山大学的到来,为罗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据统计,当时罗定共有中上学校14间,国民学校495间,成为当地文化教育的鼎盛时期。罗定中学甚至白天分出六个课室给中山大学使用,晚上再交还给中学生使用。
然而,这段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由于物资短缺和安全威胁,中山大学在罗定仅停留了短短几个月,便不得不继续西迁。尽管如此,这段历史却在罗定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中大师生播撒的革命火种和文化种子,至今仍在罗定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在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仅看到了一所大学的坚韧精神,更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中山大学在罗定的这段经历,成为了学校发展历程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也成为了罗定人民永远珍藏的历史财富。
热门推荐
2024海南落户、购房、中高考新政策解读,看这个就够了!
商丘市历史名人大全(商丘著名人物)
揭秘古埃及军队:从原始部落到军事强国的演变历程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项目首段贯通
一位老将担任军区司令,许世友和黄永胜都只能屈居副职
校园防触电安全指南:从宿舍用电到火灾逃生全攻略
CAD设计岗位的工作内容与求职要求全解析
平面向量:揭秘几何图形背后的秘密武器
项目监理如何在现场管理
燕歌行并序高适——战火纷扰下的士人情怀与人生选择
疼痛能被测量吗?几级疼痛的说法准确吗?
NLP深入学习:大模型背后的Transformer模型究竟是什么?(二)
平掉空单的操作方法是什么?这种操作的时机如何选择?
职场PUA特征全解析:保护自己免受情感操控
满族文化的多姿多彩与民族文化交融
卫生间防水材料哪种好?选择合适的卫生间防水材料
罗素的 “大罪”——《数学原理》
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70年产权:意义、挑战与未来展望解析
借助顶级专家的见解,掌握日内交易
《目经大成》治疗玻璃体浑浊(飞蚊症)的中医方案
淋浴房玻璃水垢如何清除?六种实用方法让你的浴室焕然一新
化工一站式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高效能耗在线监测控制系统
多能协同助推供热“清洁化”
南宁生榨米粉走进《非遗里的中国》
劳动仲裁申请书格式详解及编写指南
人工智能在外语学科的崛起:挑战与机遇并存
揭秘扬声器中的磁铁:材质、规格与性能全解析
DIP封装和SMT封装:电子元器件封装技术详解
大慈大悲女武神,《守望先锋》安吉拉·齐格勒
河南登封嵩山少林景区旅游攻略:交通、门票、美食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