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临空区牵手中国民航大学,共推低空经济创新
大兴临空区牵手中国民航大学,共推低空经济创新
近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以下简称“大兴临空区”)与中国民航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大兴临空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体现了我国在这一新兴产业上的持续发力。
政策引领,低空经济迎来发展机遇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升至国家战略发展高度。根据民航局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将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创新驱动,打造低空经济新高地
大兴临空区与中国民航大学的合作,旨在加速临空区民航科创基地建设,探索构建国家级低空经济新型研发机构。这一合作将充分发挥中国民航大学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研究优势,为大兴临空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中国民航大学低空经济与低空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覃睿表示,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此次合作将聚焦低空交通、低空产业两大主线,加快打造低空产业、低空基础设施、低空交通管理、低空场景应用四大体系,为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区位优势,助力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大兴临空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作为全国唯一跨省市综合保税区,大兴机场综保区采取“分阶段验收”模式,实现封关运行。未来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航空城。近五年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达502%,累计完成94.56亿元。推动现代商贸物流、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等三大产业集群发展,签约项目总投资超573亿元。
大兴临空区制订了我国首个临空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通过4个一级指标、14个重点目标、49个二级指标,详细描述了创新高效、绿色低碳、智慧便捷、活力人文等四大愿景,并于2018年7月获得LEED for Cities 铂金级预认证,是全球首个LEED for Cities规划设计类预认证项目。
前景广阔,引领区域经济新增长
低空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代表的低空飞行器,正在为城市交通、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根据规划,到2030年,低空经济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通用航空装备将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
大兴临空区与中国民航大学的合作,将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能。通过建设民航科创基地和低空经济研发机构,大兴临空区有望成为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重要创新策源地,引领低空经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合作不仅将推动大兴临空区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也将为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有理由期待,大兴临空区将成为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