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未成年人保护法》下的校园欺凌维权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31: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未成年人保护法》下的校园欺凌维权指南

校园欺凌,这个曾经被忽视的问题,如今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未成年人保护法》到教育部的专门文件,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实用的维权指南,帮助你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01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包括:

  • 肢体欺凌:推搡、抓挠、拳打脚踢等
  • 言语欺凌:取绰号、讥讽、威胁、吓唬、骂脏话、传播谣言等
  • 关系欺凌:孤立、排斥他人
  • 性欺凌:语言或行为上的性骚扰
  • 网络欺凌:通过短信、社交媒体等进行威胁或侮辱

校园欺凌与普通打闹的区别在于其蓄意性、重复性、权力优势和伤害性。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反复对另一个学生使用侮辱性绰号,并且这种行为导致被欺凌学生感到痛苦和羞辱,这就构成了校园欺凌。

02

法律如何界定校园欺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三十条明确规定:“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进一步明确:“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03

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1. 及时告知信任的成年人:告诉父母、老师或其他可靠的大人,让他们协助处理。

  2. 记录证据:保存相关聊天记录、监控视频等,这些可能在解决问题时提供帮助。

  3. 寻求法律援助:根据《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未成年人遭受校园欺凌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保障他们能够平等地获得法律帮助。

  4. 报警处理:如果欺凌行为构成违法,如造成严重身体伤害或涉及性侵犯,应及时报警。

04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1. 学校责任: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机制,定期开展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

  2. 家庭教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教育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避免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

  3. 社会参与:社区、媒体等应积极参与校园欺凌的预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创新机制如“法治副校长”制度,通过聘请专业法律人士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教育活动,有效预防校园欺凌。据统计,该制度实施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未成年学生犯罪人数占比从2021年的16.89%下降至2023年的14.59%。

校园欺凌不是简单的“孩子间打闹”,而是需要严肃对待的社会问题。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受害者权益,不仅能够惩治欺凌者,更重要的是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