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骨增高术风险频发,专家推荐安全运动助增高
断骨增高术风险频发,专家推荐安全运动助增高
“断骨增高术”被滥用,有人术后再也无法正常行走……最近,一些“医托”利用身高焦虑等话题,通过社交平台宣传这种极端手术,声称可以实现“长高”的梦想,却闭口不谈其风险。一些消费者深受其害,出现“长短腿”、脚踝神经损伤、骨髓炎等问题,严重的甚至无法正常行走。
这种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标准。原卫生部2006年发布关于对“肢体延长术”实施严格管理的通知明确:肢体延长术是一项骨科临床治疗技术,不属于医疗美容项目,必须在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在适应证范围内,技术熟练的医生是比较有把握的。但违规开展增高手术的机构,往往缺乏资质和相应的技术水平,风险更高。
专家提醒,人体骨骼生长板一旦闭合,基本不具备再长高的能力,建议公众理性看待身高,切忌采取极端的方式。那么,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女生来说,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促进身高增长呢?运动,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运动如何促进身高增长?
运动促进身高增长的机制主要包括:
刺激生长激素分泌:研究表明,运动的孩子比不运动的孩子至少高2~3cm。中等强度的运动能够有效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是促进骨骼生长的关键因素,运动时肌肉收缩会刺激垂体前叶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
促进骨骼生长和肌肉发育:弹跳运动如跳绳、跑步等有助于四肢骨骼的生长,伸展运动如单杠、仰卧起坐、体操等有助于骨骼的伸展,全身性运动如篮球、排球、羽毛球和游泳等有助于骨骼的伸展和延长。
改善睡眠质量:运动能够帮助改善睡眠,而充足的睡眠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重要条件。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
促进新陈代谢:运动能够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为骨骼生长提供充足的原料。
不同年龄段适合的运动方式
儿童期(6-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骨骼柔软,适合进行一些轻松的运动,如跳绳、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既能促进骨骼生长,又不会对关节造成过大的压力。
青春期(12-18岁):青春期是身高增长最快的时期,适合进行一些强度稍大的运动,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这些运动能够有效刺激骨骼生长,同时也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体型。
成年期(18岁以上):虽然成年后身高增长的空间有限,但通过运动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体型和健康的状态。适合进行一些全身性的运动,如游泳、瑜伽、健身等。
具体运动建议和注意事项
跳绳:每天跳绳10-15分钟,可以有效促进身高增长。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用前脚掌着地,避免对膝盖造成过大的冲击。
篮球:篮球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能够有效促进骨骼生长。注意保护好膝盖和脚踝,避免受伤。
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能够有效促进骨骼生长。注意保护好膝盖和脚踝,避免受伤。
单杠:每天做10-15分钟的单杠悬垂,可以有效促进骨骼伸展。注意选择合适的单杠,避免受伤。
运动量:运动量要适中,每周进行5-7次体育锻炼,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为宜。运动强度应以第二天身体略微酸痛,但能完全恢复、不影响学习生活为宜。
运动时间:建议在下午4点到7点之间进行运动,这个时间段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运动后恢复:运动后要注意休息和恢复,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注意补充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钙质的摄入。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身高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优势,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能力。与其盲目追求身高,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上。记住,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