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35kV及以下四类接入方案
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35kV及以下四类接入方案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并网接入方案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本文重点研究35kV及以下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系统方案,详细介绍了不同电压等级和上网模式下的设备配置原则,为光伏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鉴于目前大部分地区光伏电站并网电压等级以35 kV及以下为主,本文重点对35 kV及以下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系统方案进行研究。表1为某地区的光伏电站报装容量统计表。
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报装情况和用户上网需求,并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相关管理文件,将光伏电站上网模式分为全额上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这2种上网模式所对应的接入容量、设备配置均有所不同,根据电压等级不同,又可细分为35 kV和10 kV接入系统方案。通过现场勘查,了解光伏电站周边变电站、配电网线路相关运行情况,结合光伏电站报装容量,制定出相应的接入系统方案,满足用户并网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分布式光伏电站区域供电的优势,提高区域供电能力,进而为传统电力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接入系统方案设备配置原则
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不同装机容量、上网模式、电压等级设计出几种典型的接入系统方案后,从系统运行可靠性、安全性角度出发,本部分内容将针对几种接入系统方案分别给出其一次、二次电气设备的配置原则。
方案一
分布式光伏电站容量高于6 MW低于35 MW时,采用35 kV电压等级专用线路接入公用电网,并网模式为全额上网。其电气一次、二次设备的配置原则如下。
- 电气一次
- 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单元接线方式,每个光伏发电单元由若干光伏组件串并联组成,通过直流汇流箱汇集后接入光伏逆变器,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通过交流汇流箱汇集后,经升压变压器升压至35 kV,再通过35 kV配电装置接入公用电网。
- 35 kV配电装置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设置进线隔离柜、计量柜、出线柜。进线隔离柜用于隔离升压变压器与35 kV配电装置,计量柜用于电能计量,出线柜用于连接35 kV线路。
- 35 kV线路采用架空或电缆线路,线路长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宜超过10 km。
- 电气二次
- 保护配置:35 kV线路配置光纤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配置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升压变压器配置差动保护、瓦斯保护、过流保护等;35 kV母线配置母差保护。
- 测控配置:35 kV配电装置配置测控装置,实现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遥控、遥信、遥测功能。
- 计量配置:计量柜内配置电能计量装置,实现对上网电量的计量。
- 通信配置:配置通信设备,实现与调度中心的数据通信。
方案二
分布式光伏电站容量低于6 MW时,采用10 kV电压等级专用线路接入公用电网,并网模式为全额上网。其电气一次、二次设备的配置原则如下。
- 电气一次
- 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单元接线方式,每个光伏发电单元由若干光伏组件串并联组成,通过直流汇流箱汇集后接入光伏逆变器,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通过交流汇流箱汇集后,经升压变压器升压至10 kV,再通过10 kV配电装置接入公用电网。
- 10 kV配电装置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设置进线隔离柜、计量柜、出线柜。进线隔离柜用于隔离升压变压器与10 kV配电装置,计量柜用于电能计量,出线柜用于连接10 kV线路。
- 10 kV线路采用架空或电缆线路,线路长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宜超过5 km。
- 电气二次
- 保护配置:10 kV线路配置过流保护作为主保护;升压变压器配置差动保护、瓦斯保护、过流保护等;10 kV母线配置母差保护。
- 测控配置:10 kV配电装置配置测控装置,实现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遥控、遥信、遥测功能。
- 计量配置:计量柜内配置电能计量装置,实现对上网电量的计量。
- 通信配置:配置通信设备,实现与调度中心的数据通信。
方案三
分布式光伏电站容量低于6 MW时,采用10 kV电压等级T接方式接入公用电网,并网模式为全额上网。其电气一次、二次设备的配置原则如下。
- 电气一次
- 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单元接线方式,每个光伏发电单元由若干光伏组件串并联组成,通过直流汇流箱汇集后接入光伏逆变器,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通过交流汇流箱汇集后,经升压变压器升压至10 kV,再通过10 kV配电装置T接至公用电网的10 kV线路上。
- 10 kV配电装置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设置进线隔离柜、计量柜。进线隔离柜用于隔离升压变压器与10 kV配电装置,计量柜用于电能计量。
- 10 kV线路采用架空或电缆线路,T接点应选择在负荷较轻的线路上,且T接线路长度不宜超过2 km。
- 电气二次
- 保护配置:10 kV线路配置过流保护作为主保护;升压变压器配置差动保护、瓦斯保护、过流保护等。
- 测控配置:10 kV配电装置配置测控装置,实现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遥控、遥信、遥测功能。
- 计量配置:计量柜内配置电能计量装置,实现对上网电量的计量。
- 通信配置:配置通信设备,实现与调度中心的数据通信。
方案四
分布式光伏电站容量低于6 MW时,采用380 V电压等级接入公用电网,并网模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其电气一次、二次设备的配置原则如下。
- 电气一次
- 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单元接线方式,每个光伏发电单元由若干光伏组件串并联组成,通过直流汇流箱汇集后接入光伏逆变器,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直接接入用户侧380 V配电系统。
- 380 V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设置计量箱。计量箱用于电能计量。
- 电气二次
- 保护配置:光伏逆变器内部配置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380 V配电系统配置漏电保护。
- 计量配置:计量箱内配置电能计量装置,实现对上网电量和用电量的计量。
- 通信配置:配置通信设备,实现与调度中心的数据通信。
结语
通过以上四种典型接入系统方案的分析,可以看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系统方案需要根据电站容量、上网模式、电压等级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如周边电网结构、线路走廊条件等,制定最合适的接入系统方案。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电气设备的选型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