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高教授解读:2024版脂肪肝防治指南发布,这些变化与你息息相关
范建高教授解读:2024版脂肪肝防治指南发布,这些变化与你息息相关
范建高教授权威解读:2024版脂肪肝防治指南发布,这些变化与你息息相关
2024年5月,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修订的《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正式发布。作为该指南的主要执笔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范建高教授对新版指南进行了深入解读。
诊断标准更新:从NAFLD到MAFLD
新版指南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疾病名称的更新。过去常用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正式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这一更名更准确地反映了疾病与代谢异常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诊断标准方面,新版指南提出了改良的诊断标准,更加强调代谢异常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具体来说,新版指南将代谢综合征组分从7项精简为5项,包括:
- 腰围超标(男性≥90cm,女性≥80cm)
- 高血压
- 高甘油三酯血症
- 糖尿病或空腹血糖受损
-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指南还首次提出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纤维化”的临床分型,这在国内外相关指南中尚属首次。
多学科协作:脂肪肝治疗的新趋势
新版指南强调,脂肪肝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MDT)。由于脂肪肝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患者可能在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消化科等多个科室就诊。因此,建立规范的转诊模式和多学科协作机制对于提高诊疗效率至关重要。
指南建议,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应由肝病科牵头,联合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同时,指南还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重视肝纤维化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肝纤维化是脂肪肝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关键环节。新版指南特别强调了肝纤维化筛查的重要性,并首次推荐使用肝纤维化4项(FIB-4)作为所有MAFLD患者及其高风险人群进展性肝纤维化的一级评估工具。
对于FIB-4评分中-高危的人群,指南建议进一步采用肝硬度测量(LSM)进行二级评估,必要时转诊至专科医生进行肝活检等三级评估。
这一筛查策略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初筛可及性,有助于及早发现进展性肝纤维化患者,从而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个性化治疗:兼顾肝脏和代谢异常
新版指南强调,脂肪肝的治疗应兼顾肝脏病变和代谢异常。在治疗方案的制定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代谢状态、肝功能生化指标和肝脏影像学表现。
在药物治疗方面,指南除了推荐针对肝脏病变的药物外,还特别强调了对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干预,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血脂等。此外,对于肥胖患者,减重手术也被列为一种治疗选择。
结语
新版指南的发布,为脂肪肝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导。作为患者,了解这些最新的诊疗标准和建议,有助于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脂肪肝或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