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包经的临床运用:循经取穴与主治病症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包经的临床运用:循经取穴与主治病症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23/18/76688393_1124125911.shtml

心包经是人体十四经之一,主要循行于上肢内侧中间,与心脏和胸部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详细介绍心包经的循行路线、主治病症以及具体穴位的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经络。

心包经循行路线

手厥阴心包络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胸部支脉沿着胸中,出于胁部,至腋下3寸处(天池),上行抵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行于前臂两筋的中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到指端(中冲)。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主治病症

心包经治疗的病症主要涉及心、胸神志方面的疾病,以及经络所循行路线上的病症,如上肢痿痹、腋肿、胸胁扭伤等。

心脏病

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等。常用穴位为曲泽、郄门、内关、大陵、中冲。

神志病

心烦、心悸、失眠、癫狂、癔病、喜笑不休、小儿夜啼等。常用穴位为郄门、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胸部病症

胸胁胀满、疼痛,乳房胀痛;咳嗽、哮喘等。常用穴位为郄门、内关、大陵。

中焦病症

呕吐、呃逆、胃脘胀痛等。常用穴位为曲泽、内关、大陵。

外经病

上肢痿痹、腋肿、胸胁扭伤等。常用穴位为曲泽、间使、内关、劳宫。

特别推荐穴位

  • 内关:位于腕掌横纹上2寸,是治疗心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等心脏病症的要穴,以左侧内关为主。
  • 中冲:位于手中指的尖端,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有宁心安神之功,特别适合因寒所致的夜啼。
  • 劳宫:主治“咳”,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抑郁症、心烦等也有较好疗效。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经络入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