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致敬女性力量,《去他的父权制》带你回顾女权主义关键节点
巴黎奥运会致敬女性力量,《去他的父权制》带你回顾女权主义关键节点
2024年7月26日,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10座女性镀金雕像缓缓从塞纳河畔升起,她们是法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代表:有起草女性权利宣言的女政治家,有创办女子运动会的优秀女运动员,有维护女性合法权益的女律师……这一幕震撼人心的场景,不仅是对女性力量的致敬,更是对200多年来女性主义运动的最好注脚。
就在这一年,法国历史学家马蒂尔德·拉雷尔的著作《去他的父权制》出版,通过幽默犀利的文字和趣味手绘漫画,回顾了法国200多年来的女性主义之路。这本书的出版,恰如其分地呼应了巴黎奥运会致敬女性力量的主题,引发了人们对女性主义运动的关注和思考。
从争取受教育权到获得选举权:女性主义运动的关键节点
《去他的父权制》一书中,详细描述了法国女性主义运动的关键节点。这些节点不仅记录了女性争取权利的艰辛历程,也展现了她们在时代激流中与父权制博弈的勇气和智慧。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一群巴黎妇女进军凡尔赛,向国民议会要求与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权,揭开了女权运动的序幕。1790年,法国女剧作家奥兰普·德古热发表了《妇女权利宣言》,提出17条有关妇女权利的要求,这份宣言后来成为女权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然而,女性争取权利的道路充满了曲折和反复。直到19世纪中叶,女性才开始获得受教育的权利。1861年,法国第一所女子中学在巴黎成立,这是女性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即便如此,女性在教育领域仍面临诸多限制,比如直到1968年,法国女性才获得无需丈夫同意即可开设银行账户的权利。
在政治权利方面,法国女性更是经历了漫长的斗争。1944年,法国女性终于获得选举权,但参政权的获得却更为艰难。直到1983年,法国才通过法律,规定在所有选举中,候选人名单中男女比例必须至少达到30%。
从堕胎权到身体自主权:女性主义运动的深化
进入20世纪,女性主义运动开始向更深层次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堕胎权的争取。1975年,法国通过了堕胎合法化的法律,这是女性主义运动的重要胜利。但正如《去他的父权制》中所述,这一胜利来之不易,背后是无数女性的抗争和牺牲。
除了堕胎权,女性对身体自主权的争取也是运动的重要内容。从争取穿长裤的权利,到争取无痛分娩的权利,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正如书中所说:“女性的身体,从来都不是自己的。”这句话道出了女性在争取身体自主权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当下与未来:女性主义运动的新挑战
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女运动员数量首次实现完全平等,这无疑是女性主义运动的重要成果。但正如《去他的父权制》所揭示的,女性的权益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无数前辈的奋斗争取而来。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应继续为性别平等而努力。
当前,女性主义运动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女性权利有倒退的趋势。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面临着新的问题,如职场性别歧视、性别薪酬差距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关注和努力。
《去他的父权制》这本书,不仅是对过去女性主义运动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启示。它提醒我们,性别平等的道路依然漫长,需要我们继续前行。正如书中所说:“女性的权益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花费巨大代价争取而来。”这句话,既是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