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血”案例频发,高LDL胆固醇已悄然年轻化
“牛奶血”案例频发,高LDL胆固醇已悄然年轻化
“牛奶血”!这不是恐怖片的场景,而是真实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的案例。
近日,深圳一名女子因急性胰腺炎入院,检查发现其甘油三酯指标高达157mmol/L,比正常值高出近百倍。医生通过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才将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无独有偶,38岁的阿坤在一次大吃大喝后突发中风,检查发现其甘油三酯水平超出正常人16倍;不到30岁的阿文在一顿大餐后,因急性胰腺炎被送医,抽出来的4000毫升血经过净化治疗后,分离出一袋200毫升的血脂及有害物质,像“黄油”一般。
这些案例背后,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高LDL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悄然年轻化。
无声的杀手:LDL胆固醇
LDL胆固醇常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它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硬化。当血液中的LDL胆固醇水平过高时,这些斑块会逐渐积累,使血管变窄,阻碍血液流动。这不仅会影响心脏供血,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还可能引发肾衰竭、视力丧失、肢体坏疽等严重后果。
更可怕的是,高LDL胆固醇往往悄无声息,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或发生严重疾病时才发现问题。因此,它也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年轻人也难逃其害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高胆固醇是中老年人的问题。但最新数据显示,这一问题正在年轻化:
-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率高达20.3%,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较2004年已增加近3倍
- 深圳市某区小学一年级学生中,高血压检出率为23.6%,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为11.8%
- 在北京安贞医院,20来岁的年轻患者中,体重超标和血脂异常的比例居高不下
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专家分析,这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 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
- 精神压力:学习、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 不良生活习惯:熬夜、吸烟、过量饮酒等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胆固醇血症病史
值得注意的是,高LDL胆固醇并非胖人的专利。23岁的方雨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她在体检中发现总胆固醇超过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5mmol/L,但体重却过低。医生解释,血脂高低与胖瘦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代谢有关。即使体型偏瘦,如果饮食习惯不良、缺乏运动,也可能出现血脂异常。
如何预防和治疗?
对于年轻人来说,预防高LDL胆固醇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豆类、苹果等;适量摄入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避免油炸食品和高脂肉类。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指数(BMI),避免肥胖。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定期体检: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
对于已经发现LDL胆固醇偏高的年轻人,除了生活方式调整外,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LDL胆固醇水平。
高LDL胆固醇已悄然年轻化,但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这一问题是可以控制的。年轻人不应掉以轻心,要从现在做起,关注自己的血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