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联的历史渊源:从桃符到春贴的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联的历史渊源:从桃符到春贴的演变

春联,作为春节传统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凝结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让我们一起走进春联的历史,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春节的传统民俗活动中,与书法结合最紧密的就是春联了。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如挂灯笼、贴窗花、贴“福”字一样,是过年时所贴的喜庆元素中一个重要种类。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国人过年的重要习俗。贴春联,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春联和门神

春联有哪些有趣的历史?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中国人贴春联的历史吧。

一说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清人著的《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传统节气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东汉以后,形成与门神配套的文化仪规,强化门神驱邪辟鬼,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功能。古代对于贴年画和贴春联,有个专用名词叫“封印”,不论是挂桃符、贴年画和春联,皆有操作的规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