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新规发布:明确培训取证和安全管理要求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25: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新规发布:明确培训取证和安全管理要求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和规范操作是确保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相关法规进行了解读,包括申请条件、培训要求、用人单位职责、作业人员义务、证书复审和撤销规定等,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用人单位提供全面的法规指导。

申请条件

第十条 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 年龄在18周岁以上;
  2. 身体健康并满足申请从事的作业种类对身体的特殊要求;
  3. 有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文化程度;
  4. 具有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5. 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要求。

作业人员的具体条件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培训要求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作业人员未能参加用人单位培训的,可以选择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作业人员培训的内容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相关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大纲等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证书申请与复审

第十二条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员应当向考试机构提交有关证明材料,报名参加考试。

第十五条 考试合格的人员,凭考试结果通知单和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向发证部门申请办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第二十二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4年复审一次。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届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对持证人员在4年内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不间断作业要求和安全、节能教育培训要求,且无违章操作或者管理等不良记录、未造成事故的,发证部门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准予复审合格,并在证书正本上加盖发证部门复审合格章。

复审不合格、逾期未复审的,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予以注销。

用人单位职责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现场和作业人员的管理,履行下列义务:

  1. 制订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2. 聘用持证作业人员,并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档案;
  3.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 确保持证上岗和按章操作;
  5. 提供必要的安全作业条件;
  6. 其他规定的义务。

用人单位可以指定一名本单位管理人员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具体负责前款规定的相关工作。

作业人员义务

第二十一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并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2. 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3. 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4. 拒绝违章指挥;
  5. 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6. 其他有关规定。

证书撤销与补办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1. 持证作业人员以考试作弊或者以其他欺骗方式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
  2. 持证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情节严重的;
  3. 持证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报告,情节严重的;
  4. 考试机构或者发证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反法定程序或者超越发证范围考核发证的;
  5. 依法可以撤销的其他情形。

违反前款第(一)项规定的,持证人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第二十四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遗失或者损毁的,持证人应当及时报告发证部门,并在当地媒体予以公告。查证属实的,由发证部门补办证书。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印制、伪造、涂改、倒卖、出租或者出借《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

第五条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尊重科学,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提出处理建议和整改措施。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对特种设备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七条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事故调查做好准备;必要时,应当对设备、场地、资料进行封存,由专人看管。

第二十二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并对所提供情况和文件、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

第二十三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依法严格开展事故现场保护、勘察、询问及调查取证等相关工作。

事故调查期间未经事故调查组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事故相关设备,不得隐匿、毁灭有关资料、物品,不得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第二十七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根据事故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认定事故责任。

事故调查组应当根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行为与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及其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在特种设备事故中的影响程度,认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所负的责任。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所负的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员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伪造或者隐匿证据,瞒报或者谎报事故等,致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