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结直肠癌筛查知多少?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37: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结直肠癌筛查知多少?

正值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际,结直肠癌筛查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旨在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普及抗癌健康知识,全面提升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

结直肠癌,为何如此凶险?

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已成为中国第二大高发恶性肿瘤。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达51.71万例,死亡人数为24万例。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然而,结直肠癌并非不治之症。研究显示,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0%。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这直接导致了较高的死亡率。

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做筛查?

既然早期筛查如此重要,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错过了“黄金筛查期”呢?华大基因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结直肠癌认知现状报告》揭示了其中的原因:

  • 恐惧感:约56%的受访者害怕侵入性检查过程
  • 经济压力:47%的受访者担心筛查成本过高
  • 认知不足:44%的受访者认为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来评估自己的风险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曲波教授指出:“以往我们缺乏便捷的筛查方法,这是提高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率的主要挑战和障碍。肠镜作为主要的检测手段,属于有创检查,许多人由于担心喝泻药的不适、侵入的检查过程而不愿接受筛查。”

谁需要做筛查?怎么做?

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明确了筛查的目标人群和方法:

  • 目标人群:40-74岁的高危人群,包括有家族史、吸烟史、肥胖等风险因素的人群
  • 推荐方法:结肠镜检查是首选筛查工具,其他选择包括大便潜血检测、乙状结肠镜和结肠CT等
  • 筛查频率:常规筛查频率为每5-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查

新型筛查技术带来新希望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筛查技术正在为结直肠癌防控带来新的希望。近年来,粪便DNA检测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技术具有无需特殊设备、无需限制饮食、无创无痛等特点,已被纳入国内外肠癌筛查指南与专家共识,适合人群普查。

华大基因副总经理朱师达表示:“虽然这些异常分子信号极其微小,但通过复杂、灵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我们能够对其进行放大和检测。粪便DNA甲基化检测技术正是利用这种方法,检测粪便中微量的基因变化。这种技术避免了侵入性检查的不适,同时提高了筛查效率,适合广泛应用。”

结直肠癌是为数不多可以通过早期筛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在这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注结直肠癌筛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防线。记住,预防胜于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