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胰岛素使用完全指南:从注射技巧到注意事项
长效胰岛素使用完全指南:从注射技巧到注意事项
长效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其使用效果直接影响病情管理。然而,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却常常被忽视,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将从注射前准备、注射技巧、使用注意事项和实用心得等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长效胰岛素使用指南。
注射前准备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长效胰岛素的注射部位主要包括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其中,腹部吸收最快,适合短效胰岛素;大腿和臀部吸收较慢,适合中长效胰岛素。具体位置如下:
- 腹部:耻骨联合以上约1cm,最低肋缘以下约1cm,脐周2.5cm以外的双侧腹部
- 大腿:双侧大腿前外侧的上1/3
- 上臂:上臂外侧的中1/3
- 臀部:双侧臀部外上侧
注射部位轮换
为避免皮下脂肪增生,需要定期轮换注射部位。一种推荐的轮换方案是将注射部位分为四个等分区域(大腿或臀部可等分为两个等分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轮换。在同一区域内,连续两次注射应间隔至少1cm。
检查胰岛素
在注射前,需要检查胰岛素是否变色、是否有硬块或絮状物。使用预混胰岛素时,应缓慢来回摇晃10次以上,直到出现均匀的白色混悬液为止。禁止猛烈震荡。
选择合适的针头
针头长度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皮下脂肪的厚度来决定。一般推荐使用短针头(4~6mm)。针头越短越安全,耐受性越好。针头长度越长,注射部位发生肌内注射的风险越高。
注射技巧
捏皮注射
捏皮的正确手法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提起皮肤。如果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有可能将肌肉及皮下组织一同捏起,导致肌肉注射。捏皮时勿力度过大导致皮肤发白或疼痛。
关于捏皮:捏皮的正确手法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提起皮肤。如果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有可能将肌肉及皮下组织一同捏起,导致肌肉注射。捏皮时勿力度过大导致皮肤发白或疼痛。
注射胰岛素前,为了避免注射到肌肉,应根据自身的胖瘦、注射部位皮肤厚度及使用针头的长度,确定是否需要采用捏皮注射和/或45进针。
- 4mm针头在任何部位都可以垂直进针,但在非常消瘦的患者或者选择上臂注射胰岛素时需要捏皮注射,其他部位则不需要捏皮。
- 5mm针头,一般体型患者都可以不用捏皮垂直注射(上臂建议捏皮垂直注射),但消瘦的患者建议捏皮注射,必要时还需要45°进针。
- 6mm针头,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捏皮或45°注射。腹部注射,肥胖患者可以不用捏皮垂直注射,而正常体型或者偏瘦的患者可以捏皮垂直进针;对于捏皮无效的臀部和大腿则不用捏皮45°进针;而上臂则需要捏皮,同时根据体型选择垂直或45°进针。这需要他人协助完成注射。
- 8mm以上的针头尽量选择腹部注射,一般体型患者捏皮并且45°或垂直进针,肥胖患者可以捏皮垂直进针,如果腹部
注射角度
为保证将胰岛素注射至皮下组织,在不捏皮的情况下也可以45°注射,以增加皮下组织的厚度,降低注射至肌肉的危险。
- 使用较短(4mm或5mm)的针头时,大部分患者无需捏起皮肤,并可90°进针。
- 使用较长(≥6mm)的针头时,需要捏皮和(或)45°进针以降低肌内注射风险。
针头留置时间
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在完全按下拇指摁钮后,应在拔出针头前至少停留10s,从而确保药物全部被注入体内,同时防止药液渗漏。药物剂量较大时,有必要超过10s。
使用注意事项
胰岛素保存
- 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在2~8℃的冰箱中冷藏。切记不要把胰岛素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也不要将胰岛素置于冰箱深处挨着内壁,在低于2℃时,胰岛素会结晶,失去生物学效应。冷藏下的胰岛素可以保存至有效期,过期则应废弃。
- 已开封的胰岛素不能再放回冰箱冷藏,应存放在室温(25℃)、干燥、避光处。远离热源如电暖桌、热饮、电脑等散发热量的物品。请务必在胰岛素瓶上注明开封时间,超过4周则应废弃。
- 为了减少注射时的疼痛,胰岛素要提前从冰箱拿出,在室温处放置30~60分钟,直至胰岛素达到常温后再行注射。
- 旅途中的注意事项:旅游出差时,因条件限制没有冰箱,可以将胰岛素存放于胰岛素冷藏盒中,或者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乘坐飞机时,不能把胰岛素放在行李中托运,托运仓温度常在零度以下,会使胰岛素冷冻变性,应随身携带;乘坐汽车时,也不能把胰岛素放在汽车的散热器周围或后备厢中。
剂量调整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监测
注射后使用后的针头属于医疗污染锐器,应单手将外针帽套上针头并旋下放入锐器盒或采用取针器取下针头,避免伤及他人;注射胰岛素后,在等候进餐期间切忌做各种家务,以免运动过量导致低血糖发生,并且不要忘记或延误进餐。
不良反应
- 低血糖反应:可能与胰岛素剂量过大、饮食减少、运动量增加、饮酒有关,尤其是空腹饮酒。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运动前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 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皮疹,此时需要更换胰岛素,改为纯度较高的胰岛素,局部使用抗组胺药物抗过敏,严重者需酌情中断胰岛素治疗;
- 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停止该部位注射后可自行缓慢恢复;
- 疼痛:疼痛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进针时碰到皮下神经所致。此时,可以更换部位再行注射。
实用心得
饮食配合
健康饮食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推荐使用餐盘法来规划饮食:使用9英寸餐盘,餐盘的一半盛放非淀粉类蔬菜,四分之一的餐盘中放入精益蛋白质,另一个四分之一的餐盘中放入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如水果和全谷物。
运动配合
运动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方面。当您运动和活动时,血糖为您的肌肉提供能量。定期的体力活动还有助于身体更高效地利用胰岛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降低血糖水平。锻炼越剧烈,效果越持久。但即使轻微的活动也能改善您的血糖水平。轻度活动包括家务劳动、园艺和散步。
定期检查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如果发现血糖控制不佳,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观察
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避免在皮下脂肪增生或感染的部位注射。如果发现注射部位出现红、肿或全身性荨麻疹,应立即就医。
通过以上详细的使用指南,希望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掌握长效胰岛素的使用方法,提高治疗效果。记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同时,也要注意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