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机坪温度逼近60℃,杭州机场人这样保障暑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5:3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机坪温度逼近60℃,杭州机场人这样保障暑运

近日,杭州市气象台连续数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超长待机”的高温天气下,暑运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航站楼内的温度,是舒适宜人的26℃;而在一窗之隔的机坪,地面温度则高达灼人的近60℃。酷暑炎炎,火热的暑期客流背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们迎潮而上,不惧夏日“烤”验,用奉献书写责任,以行动诠释担当,牢牢坚守岗位,为暑运保驾护航。

机务工程师:40℃体感温度下的细致检查

7月17日上午11点刚过,肉眼可见的热浪在停机坪上滚滚袭来。飞机缓缓滑行至停机坪点位并准备靠接廊桥时,杭州机场机务公司工程部主管仇志辉带着短停工作维护单再次走向飞机,准备对机身进行适用性检查。

作为工程部的一员,仇志辉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停机坪负责飞机的接送检查与故障排查,保证航空器的适航。一份工作维护单,仅大项就有19项,小项更是精细繁杂。完成所有大小项目的检查后,仇志辉的工作才能暂时告一段落。

从到达机坪点位进行绕机检查开始,仇志辉就要面临40℃左右的体感温度,靠近温度在150-200℃的发动机尾端出口时,体感温度还会更高。

“每天和蒸桑拿没什么两样。”仇志辉说,暑运期间,杭州机场每日航班量达900多趟,其中约150架需要进行检修保障。结合人员数量进行工作分配的话,平均每人每天大约需要检修10架飞机左右。

正常情况下,仇志辉单次需要在停机坪工作1-2个小时,如果遇到航班故障,可能整个上午或者下午都需要户外作业。持续高温下,仇志辉按照维护单逐项检查,手上的工作不停,身上的汗水也不停:“一直都在出汗,流汗了就喝水,汗干了还会出盐,每天都是流汗、出盐、喝水的循环。”

在一次巡检过程中,仇志辉发现飞机发动机下有液体漏出。为了确保液体漏出是允许范围内的正常现象而非发动机故障,仇志辉毫不犹豫地躺到接近60℃的地面,从飞机下方打开锁扣进行检查。“检查的时候比较关注机身,后来起身才发现后背火辣辣的,整个后背都是通红的。”

△杭州机场机坪实时温度 摄于7月19日上午11:58

工作14年来,仇志辉身上多了“优秀员工”“名师高徒”等许多标签,但他更愿意称自己为“民航的一颗螺丝钉”。“辛苦肯定是辛苦的,但我们在适航放行这个关键岗位上,我们就是要在地面上就解决所有怀疑,保证机组和旅客的安全。”

场务值班队长:30度温差下的细致巡查

临近正午,杭州机场飞行区中心场务值班队队长潘浩依然在巡检路上。每天,潘浩都要和队友一起,负责包括跑道、滑行道、机坪等区域在内共计三百多万平方米范围的巡视检查工作。

不止烈日“烤验”,潘浩每天还需要接受温差考验。“夏天开车巡视的时候车里一般在25度左右,下车之后地表温度近60度,温差得有30多度。”除了开车瞭望巡视,潘浩还需要下车敲击地面进行检查,防止巡检区域内出现FOD(外来物)和地面空鼓、破损等情况,影响飞机起降。

夏季高温与雷雨频发,由于冷热交替,区域内出现突发性破损的可能性增加。为了消除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潘浩和队友每天至少在区域内巡查四次,其中部分重点区域还会不定时多次巡查。“只要是飞机轮胎能压到的地方我们都要敲一遍。”潘浩说,最长一次他在户外步行巡视了整整三小时,每天的巡查总里程会超过100多公里。

再次坐上场务巡视车辆后不久,潘浩突然停下,打开车门向不远处走去,并蹲了下来。回到车内,潘浩把手上多了一只体长仅有四厘米的蝉。纵然巡视场地面积广达三百多万平方米,潘浩还是一眼就发现了这只不起眼的小家伙:“我在地面上巡逻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动态视力可能比我的静态视力还好一点。”

说起自己坚持了9年的场务工作,一向内敛的潘浩总能打开“话匣子”。在巡视车辆的后备箱里,潘浩还备上了石英砂和混合剂等物料,以便在最快时间完善小面积的地面破损:“我的工作就是需要我细心观察,一切都是为了安全,再热我也觉得是值得的。”

特种车辆驾驶员:高温下的高效作业

不到10分钟,杭州机场地勤公司特种车辆驾驶员章晓荣就已经吃完了午饭,准备按照调度室的指令,前往下一趟航班的行李装卸点。

进入夏季航班高峰期,章晓荣和队友所在的休息室总是稍显冷清,为了尽快将行李和货物装卸到位,章晓荣常常压缩自己的吃饭时间:“可能5-10分钟我就吃完饭了,大多时间我都在开车,或者在飞机旁。”

早上6点,章晓荣就已经到达自己的工作岗位。每天,他需要驾驶着装卸车在机坪上来回穿梭15到20趟,还需要在机身附近完成升降平台车驾驶和对靠、航空器的撤离、集装箱(板)装卸等工作,每趟作业至少50分钟。

升降平台车没有独立封闭的驾驶室,更没有空调加持,在机身后货舱作业时,地表温度叠加飞机机腹涌来的空调系统热流,平台车操作位置温度甚至超过了60℃。如果遇到太阳西晒,章晓荣更是无处可避,只能被太阳直晒。

“每年夏天过完以后,人要黑一圈,然后等冬天三四个月又白回来,然后再黑,10年来都是这么循环。”章晓荣站在难得的阴影里说道。

在这样的环境中,章晓荣日均作业航班8架次,每天累计在平台车上站立近10小时,航班高峰时段甚至连续作业近4小时,全天要喝近5升水来维持身体代谢。如果遇到航班延误,下班时间也是无法确定,只能等待人员调度安排。“天气原因延误没办法,但我们不想因为装卸的原因造成飞机延误,所以晚点也没事。”章晓荣说。

热浪滚滚,热爱不歇。最酷烈的熔炉,往往淬炼出最坚硬的钢铁,杭州机场广袤的机坪之上,正奔流着坚守的力量。似火骄阳下,杭州机场的劳动者们扎根岗位,以初心厚植时代新风尚,以汗水书写责任与担当。

三伏初始,游客如织。面对方兴未艾的“暑运热”,杭州机场将持续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切实优化出行服务、积极加强设备养护、深度提升安全保障,为营造更美好的暑期出行体验而不懈努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