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余只候鸟栖息合肥滨湖公园,人工滩涂助力生态改善
万余只候鸟栖息合肥滨湖公园,人工滩涂助力生态改善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候鸟们的冬季乐园
小寒时节,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内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杉韵湖四周,水草丰茂,红杉林立,各种候鸟在此悠然栖息,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生态画卷。
作为安徽省唯一的万亩城市水网森林,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经专业机构检测,园区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500-3000个/立方厘米,达到国家最高标准6级疗养水平。这片广阔的森林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更成为众多候鸟的越冬理想之地。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优雅的大白鹭在水边静静守候,等待捕食过往的鱼儿;活泼的红嘴鸥在湖面上追逐嬉戏,时而俯冲入水,时而展翅高飞;还有那成群的骨顶鸡在水中悠闲地觅食,偶尔发出清脆的叫声。据统计,公园内越冬的候鸟种类已达十多种,其中红嘴鸥的数量更是达到了1万多只。
为了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公园管理方与安徽省珍稀鸟类保护工作者联合会合作,不仅建设了人工滩涂和水面小岛,还定期为候鸟补充食物,确保它们能够安全越冬。同时,公园还加强了对湿地鸟类的监测,避免人为因素对鸟类造成干扰。
这片美丽的湿地不仅吸引着候鸟,也成为了鸟类专家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来自安徽省珍稀鸟类保护工作者联合会的会员们经常来到这里,观察研究候鸟的越冬情况。他们通过高倍望远镜,记录下各种珍稀鸟类的活动轨迹,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更令人欣喜的是,公园的生态教育功能正在日益凸显。在一次观鸟活动中,一位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在奶奶的带领下,手持望远镜认真观察湖面上的候鸟。这样的场景,正是公园开展环保教育的生动写照。通过组织各类观鸟活动,公园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护自然的种子。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成功实践,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宝贵经验。这片位于城市中心的绿色明珠,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更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感受生态的美好空间。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与人类共享这片美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