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种植热:中药材界的“黄金”
川芎种植热:中药材界的“黄金”
川芎,这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种植历史的中药材,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频频传来好消息。2024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中医药—川芎》国际标准,这是四川主导研制的首个中医药ISO国际标准,为川芎药材国际贸易取得了规则上的主动权。这一消息不仅彰显了川芎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进一步推动了川芎的出口。
川芎的市场需求
川芎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根据《2024-2029年中国川芎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2022年中国川芎出口数量为2393.1吨,出口金额为1161.4万美元。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川芎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川芎作为中国传统药材的代表之一,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根据川芎市场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川芎出口数量为2393.1吨,出口金额为1161.4万美元。这表明川芎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种植技术要点
川芎主要在四川产区种植,占全国栽培规模的95%以上。彭州市是川芎的主要种植区域,被誉为“中国川芎之都”。川芎的种植过程包括8月中下旬播种,来年5月收获,中耕除草3-4次,坚持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重要环节是苓种(即川芎种子)繁育,需要在山区进行育种。
经济效益分析
川芎种植经济效益良好,毛利润能达到每亩约1万元。68岁的刘应均靠种植4亩川芎,一年收入能到五六万元。彭州市敖平镇凤泉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植川芎,全村耕地4060亩,其中川芎种植面积达3000亩。通过水旱轮作保持地力,收完川芎种一季水稻,收了水稻再种川芎。
政策支持情况
国家对中药产业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中医药已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川芎等中药材的种植、研发、生产和销售都受到政策扶持。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提到,在成都国际商贸城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大宗交易的川产道地药材有300多种,四川省中药材及提取物已出口到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2022年出口额2.57亿元,比2020年增长20.24%。
未来展望
川芎市场前景乐观,但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加强科学研发和技术创新,同时关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市场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日益增加,川芎的种植热潮正在兴起。无论是药用还是经济价值,川芎都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