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扩容项目技术难题揭秘:如何打造“西南第一路”2.0版?
成渝扩容项目技术难题揭秘:如何打造“西南第一路”2.0版?
成渝高速公路,这条被誉为“西南第一路”的交通大动脉,自1995年建成通车以来,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作为连接成都和重庆的重要通道,它见证了成渝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承载着无数人往返两地的回忆。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条曾经的“黄金通道”逐渐显露出它的局限性:双向四车道的设计、部分路段仅60公里/小时的限速,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成渝高速公路扩容项目于2023年正式启动。这一工程全长约290公里,其中四川段约190公里,重庆段约100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设计时速提升至100-120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成渝双核”交通通行能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重大工程的技术挑战
成渝高速公路扩容项目涉及多个重大工程,其中龙泉山隧道和沱江特大桥是整个工程的控制性节点。
龙泉山隧道:最大起吊重达100吨
龙泉山隧道是成渝高速公路扩容项目中最长的隧道,全长约2.5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极大。隧道最大起吊重量达到100吨,对施工设备和工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项目团队采用了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如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和智能监控系统,以实时监测隧道施工情况。
沱江特大桥:加宽设计惠及民生
沱江特大桥全长962米,是全线最长的桥梁。为了响应当地群众的过江需求,大桥在设计时特别加宽了人行道,每幅桥梁外侧加宽1.75米。建成后,两岸车程将从绕行50分钟缩短到5分钟,大大便利了居民出行。
创新的施工方案
面对如此复杂的工程,项目团队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原路扩容+新建复线
考虑到成渝高速公路的特殊性,项目采用了原路扩容和新建复线相结合的方案。其中,60%的路段为新建路线,这不仅解决了既有路线的技术标准问题,还让高速公路覆盖更多区域。例如,资阳段47公里全部为新工程,填补了沱江以北无高速公路的空白,解决了资阳市9个乡镇不通高速的问题。
交通导改方案
施工期间,如何保障交通畅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项目团队优化了交通导改方案,通过将多条地方主干道、多处跨高速桥梁拆除重建,制定了一桥一导改绕行方案。这种创新的交通组织方式,最大程度降低了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施工风险。
工程意义与展望
成渝高速公路扩容项目预计于2028年6月建成通车。届时,这条焕然一新的“西南第一路”将再次成为连接成渝两地的“黄金通道”,有效提升“成渝双核”交通通行能力。作为国家“七射十一纵十八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东西横向的重要组成路段,它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两地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铺设一条高速、智能、绿色的“快车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渝高速公路扩容项目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引擎。它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成渝两地人民带来更多便利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