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创融合馆:无障碍文化体验的新篇章
故宫文创融合馆:无障碍文化体验的新篇章
12月1日,故宫文创融合馆正式开馆。作为故宫博物院和中国残联共同筹办的创新项目,该馆致力于打造无障碍文化体验空间,让残障人士也能感受故宫的魅力。
三大区域,全方位体验
故宫文创融合馆位于故宫博物院内交泰殿东侧,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分为文创售卖、文化体验和多功能研学三大区域。
走进文创融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精巧的故宫沙盘。沙盘上的每一座“宫殿”都可供触摸,让视障人士也能“用手”游览故宫。此外,太和殿等地标性建筑旁还设有盲文说明牌,为视障人士提供详细的解说信息。
在“听见故宫”主题区,观众可以通过按钮唤醒六段故宫声音,包括午门的钟鼓声、箭亭的射箭声等,感受故宫的历史回响。在“寻味故宫”主题区,观众则可以通过嗅觉体验,感受故宫四季变换的气味。
多功能研学区则不间断播放故宫介绍、残疾人事业介绍等,通过开展面向残疾人书画家、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残疾人儿童等研学活动,彰显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通用设计”,让文化触手可及
故宫文创融合馆的设计理念体现了“通用设计”的原则。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建筑家Roland Mace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强调产品和建筑的设计应尽可能适应每个人的使用需求,不论其年龄、能力或所处环境如何。
为了确保每位访客都能无碍地获取展览信息,享受文化体验,融合馆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不同能力水平的用户需求。例如,馆内设置有无障碍坡道、电子盲道等设施,充分考虑了残障人士的参观需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方式,也体现了故宫博物院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的进步。
创新实践,引领文化公益新风尚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表示,残疾人应享有平等的文化参与机会,故宫文创融合馆既是文化传播的平台,也是社会支持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窗口。故宫博物院秉承“文创向善”的理念,进一步推动文化与公益深度融合,探索更多公益文化相结合、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实践案例,让优秀传统文化惠及更多人群,让中华文化的光辉不仅照耀历史,也温暖每一个人。
未来展望:让文化之光照亮每个人
故宫文创融合馆的开设,不仅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方式,更为推动文化公平和社会包容树立了典范。这一创新举措体现了故宫博物院在无障碍文化建设方面的持续努力,也为其他文化机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随着故宫博物院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将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文化资源。这不仅是对个体权利的尊重,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力推动。故宫文创融合馆的未来,值得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