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王小平:用争吵和妥协雕琢《甄嬛传》
郑晓龙王小平:用争吵和妥协雕琢《甄嬛传》
“臣妾做不到啊!”这句经典台词,你一定不会陌生。没错,这就是出自那部让无数观众“盘包浆”的《甄嬛传》。这部剧不仅让我们记住了甄嬛、华妃、沈眉庄这些经典角色,更让我们见识到了一对“吵吵闹闹”的夫妻档——导演郑晓龙和编剧王小平。
从“甄嬛”到“华妃”:这对夫妻档如何吵出经典?
说起《甄嬛传》的诞生,不得不提王小平的慧眼识珠。当初,正是她发现了这部小说的潜力,并说服丈夫郑晓龙买下版权。郑晓龙对妻子的才华向来赞不绝口,于是编剧的重任自然落在了王小平身上。
王小平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对原著进行改编,让剧本更加扎实、逻辑更加紧密。那些脍炙人口的台词,比如“大胖橘”封“熹妃”时的经典语句,都是出自她的手笔。
然而,开机之后,这对夫妻档却开始了“相爱相杀”的模式。郑晓龙是个有主见的导演,而王小平也是个脾气不小的编剧。两人经常为了剧情红着脖子吵架。但有趣的是,他们的争吵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艺术效果。
“华妃”的酸黄瓜:一场差点被取消的经典戏
有一次,王小平特意为“华妃”设计了一场吃酸黄瓜模拟孕妇呕吐的戏。她认为这样能更好地展现“华妃”内心的渴望和无奈。但郑晓龙却觉得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华妃”的身份和性格。他甚至摆出了导演的架子,试图说服妻子放弃这个想法。
但王小平可不是吃素的。她坚持自己的设定,认为这样才能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华妃”的内心世界。两人因此冷战了一天。最终,郑晓龙还是被妻子的执着和才华所打动,妥协了。
郑晓龙的“铁腕”:89集精简至76集的“大刀阔斧”
郑晓龙在拍摄过程中身体状况一度不佳,但他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剧集质量的要求。他以严谨的态度把控全局,对剧本进行了大量删减,将最初的89集精简至76集,确保了剧集的质量。
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也体现在他对演员表演的要求上。据说,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有些场景甚至拍了十几遍。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最终成就了这部经典之作。
趣闻轶事: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甄嬛传》幕后故事
- 剧中许多未播的戏份和演员们的即兴表演,都成为了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 演员们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也让这部剧更加生动。比如,蒋欣设计的“歪嘴笑”成了华妃的标志性表情。
- 为了保持最佳状态,有些演员甚至在拍摄期间不敢多喝水,害怕上厕所影响拍摄进度。
《甄嬛传》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制作团队的共同努力。郑晓龙和王小平这对夫妻档,用他们的才华和坚持,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又一部精彩的作品。正如郑晓龙所说:“一部好剧,需要的是团队的协作,而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