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甲状腺诊疗新突破:甲减治疗迎来重大进展
2024年甲状腺诊疗新突破:甲减治疗迎来重大进展
2024年,甲状腺疾病诊疗领域迎来重大突破,特别是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最新研究表明,脂肪代谢与甲状腺功能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亚临床甲减的治疗策略也有了新的发现。这些突破不仅提升了对甲减的综合管理水平,还为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脂肪代谢与甲状腺功能的新发现
最新研究揭示了脂肪代谢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密切联系。研究显示,无论是临床甲减还是亚临床甲减患者,发生脂肪肝和脂肪胰的风险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群。具体而言,脂肪胰的发生风险与年龄、肝脂肪变性、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血红蛋白、胰岛素、丙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肌酐、谷氨酰转移酶呈正相关,而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
这一发现提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关注甲状腺疾病与代谢相关脂肪性疾病的综合管理。对于甲减患者,除了常规的甲状腺功能监测外,还需要定期评估肝脏和胰腺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甲减治疗方案的优化
亚临床甲减的自发正常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令人鼓舞的是,最新研究发现,大部分亚临床甲减老年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可自发恢复正常。研究揭示了亚临床甲减自发正常化的预测因素,包括较低的年龄、女性、较低的TSH水平、较高的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阴性。
这一发现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TSH水平轻度升高的老年患者,可以采取观察等待策略,避免过度治疗。同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TSH和FT4水平以及抗体状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左甲状腺素治疗的争议与优化
左甲状腺素单药治疗仍然是甲减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其使用也存在一些争议。研究显示,约10%的患者在左甲状腺素治疗后,尽管甲状腺功能测试正常,仍有持续的不适症状。此外,过量的左甲状腺素治疗可能导致TSH浓度较低,增加心血管风险。
对于临床甲减,推荐的左甲状腺素剂量为每天1.5-1.8 μg/kg,需要根据患者年龄和心血管状况进行调整。同时,左甲状腺素的吸收可能受到食物、饮料和其他药物的影响,建议患者最好空腹服用。
对于未能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可以考虑以下替代方案:
- 联合治疗:左甲状腺素-T3联合治疗,但其疗效仍存争议
- 干燥甲状腺提取物:作为替代方案,可能改善患者症状
- 处方精简:对于亚临床甲减患者,可考虑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
其他甲状腺疾病诊疗进展
Graves病治疗优化
Graves病(GD)是甲亢最常见的病因,其治疗方案包括抗甲状腺药物(ATD)、放射性碘治疗(RAI)和手术治疗。近年来,ATD治疗的比例持续上升,从2012年的53.9%增至2023年的91.5%。研究显示,低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可以提高停药率,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改善更快。
甲状腺结节与肿瘤
超声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学者开发的滤泡性甲状腺肿瘤影像和数据系统(F-TIRADS)表现出色。此外,消融技术作为非手术治疗手段,在良性甲状腺结节和部分低风险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展现出良好疗效。
结语
2024年甲状腺疾病诊疗领域的突破,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和优化方案。特别是脂肪代谢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的发现,为甲减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随着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开展,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