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创新治沙模式,山东利津打造1.65万亩生态屏障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38: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创新治沙模式,山东利津打造1.65万亩生态屏障

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北部,一片色彩斑斓的树林静静地守护着县城,这就是王庄沙区林场。这片曾经尘土飞扬的“沙窝子”,如今已成为利津县最大的“吸碳器”和“增氧机”,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成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旅游景点。

01

从“沙窝子”到生态屏障

王庄沙区林场的建设始于2012年,当时这里还是一片风沙肆虐的荒地。据利津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郭刚回忆,林场所在地块是1951年黄河冬汛决口淤积而成的缓岗地,曾是尘土飞扬的“沙窝子”。当地老百姓尝试种植沙打旺和刺槐林,但收效甚微。

林场建设初期,最大的难题是用水。虽然临近黄河,但由于基础设施不足,调水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2014年冬季,林场刚把幼苗栽上,县里的用水指标却没了。时任王庄沙区林场的负责同志立即到县里汇报,与县领导一同赶赴河南,向黄河水利委员会申请用水指标。最终争取到了用水指标,树苗才得以灌溉。

02

创新措施破解生态难题

针对盐碱地问题,林场采用了“暗管排碱”和“台田造林”等创新方法。在重点地段,通过翻出表面土壤,在地下掩埋带有小孔的排碱管,利用“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原理,将土壤里的水分和盐碱成分一起渗进排碱管排出。在黄河大堤的近河侧,则采用“台田造林”方法,将河道淤泥填入地势低处,抬高地势后用水压碱,再种植防浪林。

03

生态效益与社会价值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王庄沙区林场已建成1.65万亩森林,成为县城的一道重要生态屏障。林场不仅有效防风固沙,还改善了县城的空气质量,成为名副其实的“吸碳器”和“增氧机”。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庄沙区林场还推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林场利用林下空间,打造了“林下花海”景点,建起了500亩油菜基地,每当花期来临,金黄色的油菜花一望无际,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此外,林场还成为利津县打造黄河生态风景廊道的重要节点,入选黄河国家风景道(山东)典型段、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了黄河口(东营)公路自行车赛、利津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节会,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旅游的影响力。

04

未来展望

王庄沙区林场的成功建设,不仅为利津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也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沿黄生态长廊建设的深入推进,这片绿色奇迹将继续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价值,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