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选种到榨汁:甘蔗种植与加工一站式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49: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选种到榨汁:甘蔗种植与加工一站式指南

正值甘蔗丰收季,无论是种植还是加工甘蔗汁,都需要掌握一些关键技巧。从选种、施肥到收割,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同时,甘蔗汁的加工工艺也直接影响口感和品质。本文将详细介绍甘蔗种植的最佳实践和甘蔗汁加工的秘诀,让你在家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甘蔗汁。

01

甘蔗品种与特性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植物,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表皮一般为紫色和绿色两种常见颜色,也有红色和褐色,但比较少见。

02

甘蔗种植技术要点

整地与开植蔗沟

整地是为甘蔗生长提供一个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条件,以充分满足其根系生长的需要,从而使根系更好地发挥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同时, 整地还可减少蔗田的病、虫和杂草。甘蔗根系发达,深耕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使地上部分生长快,产量高。深耕是一个总的原则和要求。具体深耕程度必须因地制宜,视原耕作层的深浅,土壤性状而定,一般30厘米左右。深耕不宜破坏原来土壤层次, 并应结合增施肥料为宜。 早耕能使土壤风化,提高肥力。所以,蔗田应在前茬作物收获以后,及时翻耕。早耕对于稻后种蔗的田块更为重要。

开植蔗沟使甘蔗种到一定的深度,便于施肥管理。常规蔗沟:蔗沟的宽窄、深浅要因地制宜,一般是20厘米左右深,沟底宽20-25厘米,沟底要平。抗旱高产蔗沟:环山沿等高线开沟,深沟板土镇压,沟深40厘米,沟底宽25厘米,沟心距100厘米,用下沟的沟底潮土覆盖上沟的种苗。覆土6.6厘米,压实。

施肥

甘蔗生长期长,植株高大,产量高。所以在整个生长期中, 施肥量的多少是决定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甘蔗的需肥量大,肥料在甘蔗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正确掌握施肥技术,做到适时、适量,而又最大限度地满足甘蔗对肥料的需要,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甘蔗的需肥量:据研究,每生产1吨原料蔗,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N)1.5-2公斤, 磷素(P2O5)1-1.5公斤, 钾素(K2O)2-2.5公斤。

2、甘蔗各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甘蔗各生育期对养分吸收总的趋势是苗期少,分蘖期逐渐增加,伸长期吸收量最大,成熟期又减少。

3、施肥原则:根据甘蔗在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征,制定出的施肥原则是:“重施基肥,适时分期追肥”。如果只施追肥,而不施基肥,则甘蔗容易长成:头重脚轻,上粗下细,容易倒伏。反之只施基肥,不施追肥,则后劲不足,形成“鼠尾蔗”,影响产量。

重施基肥:肥料主要是有机肥、磷、钾化肥和少量氮素化肥,磷肥和钾肥主要作基肥施用,因为甘蔗对磷肥的吸收主要是在前中期。而且磷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需要靠近根部才易被吸收。甘蔗对钾肥的吸收也主要是在前中期(占80%左右)。 而且蔗株在前中期吸收的钾素可供后期所需。所以钾肥宜早施,量少时作基肥一次施用,量多时,拿一半作基肥,另一半在分蘖盛期或伸长初期施用。

分期追肥:按照甘蔗的需肥规律,追肥的施用原则可概括为“三攻一补、两头轻、中间重”。“三攻”就是攻苗肥、攻蘖肥、攻茎肥。“一补”就是后期补施壮尾肥。“两头轻”指苗期、伸长后期施肥量要少,“中间重”指伸长初期施肥量要多。

下种

1、精选种苗:块选:选择大田生长较好,没有病虫危害(尤其是绵蚜虫)的新植蔗作种。因为新植蔗生长后劲足,蔗梢中可溶性养分较多,蔗芽萌发力强。如果种苗不足,也可留宿根蔗作种。选好留种田后,应加强甘蔗生长后期的水肥管理,使蔗梢吸收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有利于播种后蔗芽萌发生长。株选:在砍收时进行株选。选择直立、茎粗、未开花的蔗株作种;剔除混的品种,以保证良种的纯度。留种长度:根据需要而定。种苗充足的留梢头苗30-50厘米;种苗欠缺的留半茎作种;需要进行加速繁殖的良种则留全茎作种。留梢头苗作种时,应把生长点(俗称鸡蛋黄)砍去,以免堆放期间生长点继续生长,消耗养分或下种后只是顶芽芽长出1苗,其它的蔗芽生长受到抑止,不能萌发成苗。

2、砍种:单芽苗、双芽苗和多芽苗:种苗由于含蔗芽数目的不同而有单芽苗、双芽苗和多芽苗之分。生产上普遍采用双芽苗,很少采用单芽苗和多芽苗。

田间管理

1、排涝抗旱:近期,蔗区出现不同程度连续降雨天气,部分蔗区出现渍涝,影响甘蔗伸长期生长。要及时开展田间排涝,加强蔗地排灌设施维护,在四周开挖环状排水沟,中间开挖“十”字形、“丰”字形或“井”字形排水沟,将雨水排到蔗地外,降低田间地下水位。蔗区秋季发生气象干旱风险较高,在丘陵、坡地等旱地蔗区,有条件的可开挖引水沟,利用现有的灌溉设施,做好引水抗旱准备。

2、防风抗倒:如遇连续降雨、大风或台风天气,容易造成甘蔗倒伏。要及时扶正蔗株,在甘蔗三分之二高处,用绳子或枯叶将两行甘蔗捆成“人”字形,或将相邻的几株甘蔗捆成一束,使其保持直立状态。扶正的甘蔗植株恢复生长15天后,可解开捆绑物。

3、合理追肥:蔗区如遇持续降雨,易造成土壤肥力流失,应结合甘蔗长势及时追肥1次,每亩可施甘蔗配方复合肥20公斤,或尿素10公斤、磷肥20公斤、钾肥5公斤,促进甘蔗糖分积累和产量形成。结合追肥及时进行大培土,使蔗根多生、深扎,提高抗倒伏能力。

4、剥叶通风:秋季甘蔗生长快,蔗田易郁蔽,要及时剥除枯叶,改善蔗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害发生,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含量。一般每条蔗茎保留9—10片新叶为宜。对于湿度大、蔗叶茂密、病虫害较重的蔗田,要多剥叶并把病叶枯叶带出蔗田集中烧毁。

病虫害防治

甘蔗生长中后期易遇高温高湿天气,雨热交替易导致病虫害多发并发,影响甘蔗产量、糖分含量和宿根性。要注意进行蔗区巡查,及时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主要病虫害包括梢腐病、褐条病、赤腐病、锈病、蓟马、螟虫、粘虫、绵蚜等。病害防治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螟虫和粘虫防治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双、杀虫单、氯虫苯甲酰胺等,蓟马和绵蚜防治可选用噻虫嗪、噻虫胺或吡虫啉等。中后期病虫多存在并发为害的情况,建议根据蔗区巡查发现的主要病虫种类,科学复配“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助剂”,采用无人机或高压喷枪等进行统防统治作业,提高防控作业效率和防治质量。

03

甘蔗储存方法

正确的保存方法可以延长甘蔗的保鲜期。保存甘蔗的关键是防止其失水和腐烂。将清洗干净的甘蔗裹上湿毛巾,然后用塑料袋密封并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这样可以防止甘蔗失水和腐烂,并延长其保鲜期。在冷藏箱中存放甘蔗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要注意避免温度过低使甘蔗变得太硬。

如果甘蔗已经开始变软和腐烂,那么应该及时处理。可以直接将腐烂的部分削去,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如果甘蔗的状况太差,建议立即处理并不要再食用了。

保存甘蔗的方法非常简单,要选择新鲜的甘蔗,防止其失水和腐烂,储存在适当的环境中。正确地保存甘蔗可以延长其保鲜期并使其始终保持新鲜和美味。

04

甘蔗汁加工工艺

甘蔗汁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原料接收与准备:选择新鲜、成熟、无裂纹的甘蔗,表皮光滑且色泽均匀为佳。

2、甘蔗汁提取与处理:彻底清洗甘蔗表面,去除泥土和杂质。削去外皮及硬节后切成适合榨汁机的小段或小块。

3、炼糖与乙醇蒸馏:将提取的甘蔗汁进行澄清、蒸发和煮糖等工序,最终得到白砂糖或糖浆。废糖蜜可以作为生产食用酒精的原料。

4、废水处理与最终产品库存: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最终产品则需要妥善储存以保持品质。

05

甘蔗汁制作技巧

在家中制作甘蔗汁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手工压榨:用纱布包裹甘蔗段,挤压出汁液,并过滤杂质。

2、榨汁机:将切好的甘蔗放入榨汁机,收集滤出的汁液。

3、搅拌机:加少量水搅碎甘蔗,再用纱布过滤取汁。

4、煮制法:将甘蔗块加水煮沸后浓缩成糖浆状,冷却后可稀释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贫血、低血压或低血糖人群适量饮用,避免过量。确保设备清洁卫生,使用锋利刀具并注意安全。使用新鲜甘蔗,避免变质影响口感和健康。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轻松制作出口感清甜、营养丰富的甘蔗汁,既解渴又养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