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过后,如何用情绪管理拯救你的钱包?
双11过后,如何用情绪管理拯救你的钱包?
双11过后,你的钱包还好吗?是不是看着空空如也的账户余额,心里有点小失落?别急,今天就来教你几招,如何用情绪管理拯救你的钱包!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懊恼?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双11后我们会感到懊恼。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心理现象。
根据《不爽的时候如何体面发疯》这本书的观点,当我们感到不爽时,通常是因为我们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和现实之间出现了偏差。具体到双11购物场景中,这种偏差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过度消费:双11期间各种促销活动让人眼花缭乱,很容易就买了一堆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当冷静下来后,看着满屏的待收货和空空的钱包,难免会产生“我怎么又冲动消费了”的懊恼情绪。
“情绪价值”消费:根据Just So Soul研究院的调查,今年有4成年轻人偏爱为“情绪价值”买单。也就是说,很多人购物并不是真的需要那些东西,而是为了获得购物过程中的快乐和满足感。但这种快乐往往是短暂的,当购物结束后,留下的往往是空虚和懊恼。
社交压力:双11期间,朋友圈里各种晒单、晒快递,很容易让人产生“别人家的孩子又买了好多好东西”的感觉,从而引发攀比心理,导致不必要的消费。
如何管理这种懊恼情绪?
明白了原因,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的时候了。这里有几个实用的小技巧,帮你轻松应对双11后的懊恼情绪:
认知重构:重新审视你的消费行为。问问自己,这些商品真的是我需要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它们只是你情绪的“替罪羊”。接受这个事实,然后放下它。记住,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于物质的拥有,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满足。
转移注意力:找一些其他的事情来转移你的注意力。比如,你可以开始一个新的兴趣爱好,或者计划一次旅行。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时,就不会再纠结于那些“买买买”了。
制定预算:为了避免未来的懊恼,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制定预算。在下一次购物前,先设定一个合理的消费上限,然后严格遵守。这样即使买了东西,也不会有“超支”的负罪感。
实用的钱包管理技巧
除了情绪管理,当然也要学会如何更好地管理你的钱包。这里有几个实用的建议:
利用满减策略:双11期间,各大平台都有各种满减活动。比如淘宝的“满200减20”、京东的“满300减30”等等。提前做好功课,研究一下各个平台的满减规则,可以帮你省下不少钱。
关注直播优惠:双11期间,很多品牌会在直播间发放独家优惠券。关注你感兴趣的品牌直播,有时候能抢到意想不到的折扣。
使用优惠券和红包:不要忘记领取各种平台的优惠券和红包。有时候这些小福利就能帮你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
合理使用“先用后付”:虽然这个功能有时候会让人冲动消费,但合理使用的话,也能帮你更好地管理现金流。比如,如果你手头暂时紧张,可以选择先用后付,等发了工资再还款。
制定购物清单:在购物前,先列一个详细的购物清单。只买你需要的东西,避免被各种促销活动“诱惑”。
双11过后的情绪管理和钱包管理,其实都是关于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管理自己的问题。通过认知重构、合理安排生活和培养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有效缓解剁手后的懊恼情绪。同时,通过制定预算、关注优惠信息等方法,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钱包。记住,消费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而不是带来困扰。希望这些小技巧能帮你度过一个愉快的双11 afterm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