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贵州高院终审裁定:余华英拐卖17名儿童被判死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贵州高院终审裁定:余华英拐卖17名儿童被判死刑

引用
光明网
11
来源
1.
https://m.gmw.cn/toutiao/2024-12/19/content_1303927197.htm
2.
https://hb.dzwww.com/p/p7EhZ8SXOG9.html
3.
https://3g.china.com/act/news/10000169/20250107/47837905.html
4.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64549305f1/4506ec1520.shtml
5.
https://news.cnr.cn/comment/cnrp/20241025/t20241025_526953126.shtml
6.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63fc88e4b000299bad9ab9.html
7.
https://news.dayoo.com/society/202410/11/140000_54730004.htm
8.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10/29/content_zxLYPYCYZo.html
9.
http://gyzy.guizhoucourt.gov.cn/qwfb/288953.jhtml
10.
http://www.news.cn/20241220/454235d032624ef797383b4c975532ba/c.html
11.
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805624

2024年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死刑判决。这起历时两年多、历经多次审理的重大案件终于画上了句号。余华英,这个曾经在贵州、重庆、云南等地流窜作案的人贩子,最终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01

一个母亲的罪恶之路

余华英的犯罪生涯始于1993年。那一年,她与情人龚显良在做生意亏损后,决定通过拐卖儿童牟利。令人震惊的是,他们首先卖掉的是自己仅两个月大的亲生儿子,换取了5000元。此后,余华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1993年至1996年的短短三年间,余华英伙同他人在贵州、重庆等地疯狂作案,共拐卖了15名儿童。他们的作案手法令人发指:选择4至7岁的低龄儿童为目标,通过租房潜伏、物色目标,利用自己的女儿与孩子亲近,再以各种借口将孩子诱骗带离家庭。得手后,他们迅速逃跑,不收拾行李以制造假象。这些被拐儿童最终被贩卖到河北邯郸,售价从3000元到12500元不等。

02

正义的迟来与必至

2022年6月,余华英在重庆被捕。此后,案件经历了多次审理。2023年9月,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余华英死刑。余华英提出上诉后,二审法院发现其有漏罪未处理,遂将案件发回重审。在重审一审中,余华英被控拐卖儿童人数从11人增至17人。2024年10月25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重审一审判决,再次判处余华英死刑。余华英当庭表示上诉,但最终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了死刑判决。

这一过程体现了司法机关对案件的严谨态度。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程雷所说:“一次审判不仅是对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宣判,也是对被害人权益的一种抚慰和补偿。所有的被害人及其家庭都应该从审判当中获得正义。”

03

破碎的家庭与重生的希望

余华英的罪行给多个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遵义一位71岁老人的遭遇令人唏嘘。1993年,她的两个儿子被余华英同时拐走。大儿子在近一年后被解救回来,但不久后去世。老人长期背负“把孩子卖了”的误解和指责,曾跑遍9个省寻找孩子。直到2022年,二儿子才被找到。

杨妞花是另一个典型案例。她5岁时被余华英拐卖到河北邯郸,26年后终于找到亲生父母,并积极投身反拐行动。她不仅帮助其他被拐儿童寻亲,还成为“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通过抖音等平台传播寻亲信息,帮助更多家庭团圆。

04

案件的警示与预防

余华英案的判决彰显了法律对拐卖儿童犯罪的零容忍态度。正如最高人民法院所强调的:“拐卖儿童不仅触犯法律法规,更违背天理人伦,给受害孩童及其家庭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这起案件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儿童保护,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预防拐卖儿童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继续织密制度的笼子,对拐卖者、中介、收买者等相关参与者依法追究责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提高打击效率。同时,社会各界应关注被拐儿童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余华英案的终审判决,是对正义的捍卫,也是对未来的警示。它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一个被拐卖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