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双免疫疗法将晚期肝癌生存期延长至23.7个月
最新研究:双免疫疗法将晚期肝癌生存期延长至23.7个月
近年来,晚期肝癌的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双免疫疗法的引入带来了新的希望。最新的研究表明,双免疫疗法组合“抑癌宁(durvalumab)+ 抑佳妥(tremelimumab)”和“保疾伏(nivolumab)+ 益伏(ipilimumab)”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肿瘤缩小率。这些疗法不仅延长了患者的生命,还提升了生活质量。尽管费用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风险,但对于许多晚期肝癌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线生机。随着临床试验的深入和更多数据的支持,未来这些疗法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晚期肝癌治疗迎来突破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据GLOBOCAN统计,2022年全球肝癌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为87万及76万例。在中国,原发性肝癌是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以及第二大致死癌症。2022年中国新发肝癌病例约37万例,肝癌死亡病例32万例。其中,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约占总病例数的85%-90%。因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五年生存率仅约18%。
近年来,双免疫疗法在晚期肝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这种疗法通过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从不同途径激活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目前,已有多个双免疫疗法组合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成果。
双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数据
2024年3月,必治妥施贵宝宣布CheckMate -9DW三期临床试验结果,评估Opdivo (nivolumab) 联合Yervoy (ipilimumab) 作为晚期肝细胞癌症患者的第一线治疗方法相较大福沙(学名Sorafenib)或乐卫玛(商品名Lenvima,学名Lenvatinib),期中分析显示具有统计意义的改善总生存期(OS)之主要临床指标。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和症状恶化的时问。结果显示,这种联合疗法使患者平均生存期达到23.7个月,显著优于传统药物。
此外,另一种双免疫疗法组合——STRIDE方案(tremelimumab+durvalumab)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HIMALAYA研究显示,接受该方案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6.43个月,比传统药物索拉非尼的13.77个月多出了近3个月。更重要的是,5年后STRIDE治疗组还有接近20%的患者存活,而索拉非尼组该比例不到10%。基于这些数据,该方案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晚期肝癌患者的初始治疗。
作用机制与优势
双免疫疗法之所以能取得突破性疗效,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以nivolumab和ipilimumab为例,nivolumab主要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而ipilimumab则通过抑制CTLA-4分子,增强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两者联用,相当于为免疫系统装上了“雷达”和“武器库”,不仅能精准发现癌细胞,还能持续攻击。
这种组合疗法的优势在于:
- 协同效应:两种药物从不同途径激活免疫系统,产生1+1>2的效果。
- 持久性:相比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的作用时间更持久,能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 广谱性:双免疫疗法不仅对肝癌有效,还在肺癌、胃癌、黑色素瘤等多种癌症中展现出潜力。
未来展望
尽管双免疫疗法在晚期肝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 费用问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价格昂贵,双药联合治疗的经济负担更重。
- 副作用管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
- 耐药性:部分患者可能对治疗产生耐药,需要探索新的联合策略。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正在努力优化治疗方案,寻找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以实现精准医疗。同时,国产创新药物也在加速研发,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来说,这些突破无疑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双免疫疗法能为更多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