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助力德国杜伊斯堡转型国际物流枢纽
中欧班列助力德国杜伊斯堡转型国际物流枢纽
当地时间12月3日9时10分,随着一声汽笛长鸣,第10万列中欧班列——X8083次列车缓缓驶入德国杜伊斯堡DIT场站。这趟满载电子产品和生活消费品的班列,不仅标志着中欧班列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见证了杜伊斯堡这座老工业城市在新时代的华丽转身。
从“钢铁心脏”到物流枢纽
杜伊斯堡,这座曾以钢铁工业闻名的德国西部城市,如今已悄然换上新装。走进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高耸的熔炉和交错的钢铁骨架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而如今,频繁往返于亚欧大陆的货运列车,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名片。
“杜伊斯堡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杜伊斯堡港已成为中欧班列在西欧地区线路最广、班次最多、运量和货值最大的节点。”中国驻杜塞尔多夫代总领事昌海涛在接车仪式上表示。据统计,杜伊斯堡港承担了欧中铁路贸易总量的30%,每年处理货物超过400万标箱。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欧班列的开通,为杜伊斯堡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据杜伊斯堡市政府中国事务专员马库斯·托伊贝尔介绍,中欧班列不仅推动了双边贸易,更为沿线国家和城市创造了共同发展的新机遇。数据显示,中欧班列已为杜伊斯堡创造超过2万个就业机会,吸引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
德国鞋业巨头戴希曼的企业传播负责人克里斯蒂安·欣克尔对此深有感触:“过去我们依赖海运,运输周期长且不确定性较多。中欧班列帮助我们以更短时间把产品投放市场,提升了对消费者需求的响应速度。”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杜伊斯堡市政府高度重视中欧班列的发展,将其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战略。杜伊斯堡港口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库斯·班恩表示:“中欧班列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欧班列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认为,中欧班列展示了通过互联互通所能实现的卓越成就。“高效的交通连接是欧中关系延续与深化的重要基础。第10万列中欧班列抵达杜伊斯堡不仅是欧中铁路合作的里程碑,更彰显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欧中经贸往来硕果累累。”
自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开行以来,这一“钢铁驼队”已累计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突破4200亿美元,覆盖欧洲25个国家的227个城市以及亚洲11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随着中欧班列的不断“提速”,杜伊斯堡这座曾经的“德国工业心脏”,正以全新姿态融入全球经济版图。